当前版:07版
普惠金融抓基层 精准扶贫重实效
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全力推进金融扶贫工作
  本报讯(记者 李赞 通讯员 杨文斌 任占伟)记者从人行一季度新闻通气会上获悉,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带领全省各级农合机构,始终坚持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在全省脱贫攻坚战中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工作落实。截至2016年末,全省各级农合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41.89亿元,较年初增加527.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65.73亿元,较年初增加222.45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为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第二位。 
  2016年,省联社引领全省各级农合机构认真践行“金融扶贫攻坚,信合一马当先”的扶贫使命,普惠金融抓基层、精准扶贫重实效,截至2016年末,全省各级农合机构各类扶贫贷款余额73.36亿元,其中扶贫小额贴息贷款余额50.69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发放总额的85.86%,支持贫困户11.82万户,是全省对小额扶贫信贷支持力度最大的金融机构;扶贫产业贷款余额22.39亿元;扶贫项目贷款余额0.28亿元。 
  去年,全省各级农合机构在省联社的领导下,大力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围绕金融精准扶贫体系、扶贫模式和扶贫渠道三个方面下功夫,确保扶贫工作精准到位,为全省脱贫攻坚夯实了工作基础。 
  为此,省联社积极响应中、省脱贫攻坚号召,迅速于2015年12月25日出台了《关于全省农信机构支持我省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意见》,用制度保障责任落实。 
  (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在实际工作中,省联社通过全面推进“双基联动”工作,扎实开展对我省农户的建档评级及授信工作,为随后展开的信贷支农工作摸清家底,廓清工作面。全省基层农合机构采取客户经理同兼职联络员紧密协作,根据农户实际情况采集各项经济指标,建立农户经济档案,推进扶贫攻坚工作。2016年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315.26万户,建档面达到51.37%。其中已评级199.68万户,已授信135.07万户,授信额度740.61亿元;已发放贷款45万户,342.4亿元;已发放扶贫贷款10.04万户,47.45亿元。我省各级农合机构在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认真落实普惠金融政策,通过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做到切实让利于民。
    首先,省联社适当加大授信额度,最大程度提高客户贷款获得率,他们按照差异化的授权方式,适当将地区营业网点信用贷款审批权限由原来的5万元提升至10万元;其次,他们积极拓宽金融服务渠道,为农户提供便捷金融服务。他们运用省联社开发的曾获全国银行业信息科技一等奖的“助农服务E终端”业务,与基层农村的商店、便利店相融合,设立农信社的服务端口,方便农户查询、转账、还款。截至2016年末,全省农信社累计布放助农POS机11,521台、助农服务E终端13438台,设立助农服务点15319个,为贫困地区农户提供了“足不出村”的基础金融服务,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再者,全省各级农合机构在扶贫攻坚中坚持让利于民,他们针对精准扶贫贷款执行的优惠利率,较同期一般贷款利率降低了3个百分点左右。以一笔5万元两年期的贷款为例,两年内贫困户共可少付利息3000多元,最大限度地减轻了贫困户负担。
    省联社在指导基层农合机构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既通过压缩成本给群众让利,同时也狠抓管理向创新要效益,带动全省扶贫贷款提质增效,确保各级农合机构的稳定发展,工作中他们积极总结创新出三种工作模式,取得了很好成效。这三种模式分别是“基金+贴息”担保模式、“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保障模式和“服务+技术”支撑模式。
    在此期间,省联社还按照“创新产品、改善服务、整合资源、放大效应”的工作思路,加大推动全省各级农合机构扶贫金融产品创新工作,在全省积极研发推出“农户脱贫贷”、“产业脱贫贷”、“易地搬迁脱贫贷”、“教育脱贫贷”和“大病医疗周转贷”等五大类扶贫信贷产品,逐步建立起了覆盖省内全部贫困人群的信贷产品体系。在部分地市的农合机构他们还着手试点推行“惠农一卡通担保贷款”、“两权抵押贷款”、“互助协会担保贷款”等信贷业务,用于满足省内农户、小微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的发展融资需求。自2016年起,按照省联社“金融产品全覆盖、金融服务全覆盖、信贷投放全覆盖”标准推动的我省“金融扶贫示范县”工作也已初现成效,截至2016年末,商南、镇安、西乡、定边、宁陕等50家县级农合机构实现了当地扶贫小额贷款全覆盖,切实保证了地方脱贫攻坚工作的资金需求,充分发挥了全省农合机构金融扶贫主力军的作用,为打赢我省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