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愿做一只“蜜蜂”为村民引路
通讯员 杨辉
“1922年,在莫斯科附近一座小山上一只蜜蜂把列宁带到他渴望见到的养蜂人住处,”曹亮扶了下鼻梁上的黑框眼镜:“这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的一篇文章《蜜蜂》,我至今记忆犹新。小的时候,希望和列宁同志一样聪明,现在长大了,我关注的不是列宁如何聪明,跟着蜜蜂找到养蜂人,我关注的是那只蜜蜂,没有它,列宁不可能找到养蜂人。我现在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我愿意做那只‘蜜蜂’,为村民引路,让大家富裕起来。”
“碎娃娃,到村里能干啥啊”
去年3月,26岁的曹亮被合阳县委组织部选派到金峪镇沟北村兼任“第一书记”,作为全县最年轻的“第一书记”,他意气风发,满怀信心。但起初的一段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给他好好上了一课。
“刚开始与大家不熟悉,确实放不开,很少与干部和群众交流,所以我到村的第一任务就是走访农户,先和大家熟起来。”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桶矿泉水,这是曹亮走访农户的“标配”,有些村民开玩笑:“他是娃娃脸,拿着笔和本子,在巷子里挨家挨户跑,看着就像是学生放学回家。”虽然在开玩笑,但这无形中给曹亮的驻村工作施加了一些压力。
“咱村共5个小组、人口327户共1276人,耕地面积为3680亩,主导产业是红提、苹果和鲜桃,贫困户93户334人,党员47名……”这是曹亮到村工作第一周完成的作业,当他在村“两委”会上一字不差地“背出”这些时,干部们震惊了,他们没想到,眼中的碎娃娃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对村里的情况能熟悉到这种程度,这让大家刮目相看,他们眼中的碎娃娃要干事了。
“建立信息平台,给大家找到好路子”
沟北村海拔高、光照好、农业基础设施基本健全,果园面积占总经济作物面积的60%,而且产出的水果品质高,但果品市场却是买方市场,客商的收购价格很低,果农们收入差强人意。经过深思熟虑,曹亮决定探索“互联网+水果”模式,在沟北村开展农村电子商务。
说干就干!“先建立我们沟北村自己的信息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果农收入。”曹亮把想法告诉村干部们,“太好了!如果这个网站能够建立起来,那对我们沟北村,可是天大的好事。”“但是经费怎么办呢”,“是啊,村里没钱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新的问题又摆在眼前。
“大家不用担心,经费我解决。”曹亮斩钉截铁地说道。为了尽快建成网站,曹亮向同事借了1万元,并向在西安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同学寻求帮助。从合阳到西安,来回折腾了好多次,最终在同学和同事的帮助下,不到一个月时间,“沟北村信息网”就全面建设完成。
网站建成不久,外地客商纷纷留言,主动联系产业大户和村委会,红提还没有上市,就有客商要求前来考察,甚至直接要求订货。
“为了村里发展,累倒在办公室”
“曹书记住院了?在哪?出啥事了!”村民聂思龙一大早来到村支部,想和曹亮唠唠嗑,却得知曹亮因为工作,晕倒在办公室。
原来,曹亮为了帮助村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多方协调沟通,终于在项目单位的支持下,挤出一个名额,但必须在两天内准备好所有资料报市审批。为了争取到这个项目,曹亮彻夜奋战,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合眼,饿了吃泡面,困了喝浓茶,每一个材料,每一个数字,都是他一个一个亲自填写,生怕有一丝错误。两天两夜的奋战终于把所有资料准备完整,他不顾两夜未眠的疲乏,当天上午5时又赶往审批单位。为了不让村干部们担心,送完资料的他又赶回村里向村干部说明情况,“资料送到了,正在审核。”大家放松了紧张的心情时候,曹亮却晕倒了。
“没有一丝的征兆,当时娃还高兴地笑呢,笑着笑着就晕倒了,娃太累了,两天两夜基本上没睡觉。”村支书红着眼睛说。镇政府和组织部的同事都赶到医院,急诊室里曹亮醒来,第一句就问:“我怎么在这里?资料审核咋样了?”
夕阳西下,劳作了一天的村民陆续回家休息。人群中有一个人并不显眼,但村民们还是簇拥着他:“曹书记,你好。”“曹书记,啥是电子商务给咱讲讲。”“曹书记,我打算在网上卖樱桃你看咋样?”……沟北村“第一书记”曹亮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谈着,那个腼腆、内向的碎娃娃已脱胎换骨。他坐在党支部办公室,遥望着窗外月亮,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1922年,在莫斯科附近一座小山上一只蜜蜂把列宁带到他渴望见到的养蜂人住处,”曹亮扶了下鼻梁上的黑框眼镜:“这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的一篇文章《蜜蜂》,我至今记忆犹新。小的时候,希望和列宁同志一样聪明,现在长大了,我关注的不是列宁如何聪明,跟着蜜蜂找到养蜂人,我关注的是那只蜜蜂,没有它,列宁不可能找到养蜂人。我现在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我愿意做那只‘蜜蜂’,为村民引路,让大家富裕起来。”
“碎娃娃,到村里能干啥啊”
去年3月,26岁的曹亮被合阳县委组织部选派到金峪镇沟北村兼任“第一书记”,作为全县最年轻的“第一书记”,他意气风发,满怀信心。但起初的一段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给他好好上了一课。
“刚开始与大家不熟悉,确实放不开,很少与干部和群众交流,所以我到村的第一任务就是走访农户,先和大家熟起来。”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桶矿泉水,这是曹亮走访农户的“标配”,有些村民开玩笑:“他是娃娃脸,拿着笔和本子,在巷子里挨家挨户跑,看着就像是学生放学回家。”虽然在开玩笑,但这无形中给曹亮的驻村工作施加了一些压力。
“咱村共5个小组、人口327户共1276人,耕地面积为3680亩,主导产业是红提、苹果和鲜桃,贫困户93户334人,党员47名……”这是曹亮到村工作第一周完成的作业,当他在村“两委”会上一字不差地“背出”这些时,干部们震惊了,他们没想到,眼中的碎娃娃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对村里的情况能熟悉到这种程度,这让大家刮目相看,他们眼中的碎娃娃要干事了。
“建立信息平台,给大家找到好路子”
沟北村海拔高、光照好、农业基础设施基本健全,果园面积占总经济作物面积的60%,而且产出的水果品质高,但果品市场却是买方市场,客商的收购价格很低,果农们收入差强人意。经过深思熟虑,曹亮决定探索“互联网+水果”模式,在沟北村开展农村电子商务。
说干就干!“先建立我们沟北村自己的信息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果农收入。”曹亮把想法告诉村干部们,“太好了!如果这个网站能够建立起来,那对我们沟北村,可是天大的好事。”“但是经费怎么办呢”,“是啊,村里没钱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新的问题又摆在眼前。
“大家不用担心,经费我解决。”曹亮斩钉截铁地说道。为了尽快建成网站,曹亮向同事借了1万元,并向在西安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同学寻求帮助。从合阳到西安,来回折腾了好多次,最终在同学和同事的帮助下,不到一个月时间,“沟北村信息网”就全面建设完成。
网站建成不久,外地客商纷纷留言,主动联系产业大户和村委会,红提还没有上市,就有客商要求前来考察,甚至直接要求订货。
“为了村里发展,累倒在办公室”
“曹书记住院了?在哪?出啥事了!”村民聂思龙一大早来到村支部,想和曹亮唠唠嗑,却得知曹亮因为工作,晕倒在办公室。
原来,曹亮为了帮助村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多方协调沟通,终于在项目单位的支持下,挤出一个名额,但必须在两天内准备好所有资料报市审批。为了争取到这个项目,曹亮彻夜奋战,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合眼,饿了吃泡面,困了喝浓茶,每一个材料,每一个数字,都是他一个一个亲自填写,生怕有一丝错误。两天两夜的奋战终于把所有资料准备完整,他不顾两夜未眠的疲乏,当天上午5时又赶往审批单位。为了不让村干部们担心,送完资料的他又赶回村里向村干部说明情况,“资料送到了,正在审核。”大家放松了紧张的心情时候,曹亮却晕倒了。
“没有一丝的征兆,当时娃还高兴地笑呢,笑着笑着就晕倒了,娃太累了,两天两夜基本上没睡觉。”村支书红着眼睛说。镇政府和组织部的同事都赶到医院,急诊室里曹亮醒来,第一句就问:“我怎么在这里?资料审核咋样了?”
夕阳西下,劳作了一天的村民陆续回家休息。人群中有一个人并不显眼,但村民们还是簇拥着他:“曹书记,你好。”“曹书记,啥是电子商务给咱讲讲。”“曹书记,我打算在网上卖樱桃你看咋样?”……沟北村“第一书记”曹亮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谈着,那个腼腆、内向的碎娃娃已脱胎换骨。他坐在党支部办公室,遥望着窗外月亮,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