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铜川开展就业创业扶贫
本报记者 王根平
铜川市将就业创业扶贫列为今年就业工作的“一号工程”,不断创新举措,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年内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以上,引导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3500人以上,扶持贫困劳动力创业100人以上。并通过实施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扶持创业、托底安置、政策宣传等五大举措确保就业扶贫落地见实效。
技能培训进村入户
该市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对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做到上门培训,其他人员集中培训,实现应训尽训。依托农村合作社,将培训班开在田间地头,实现培训与生产两不误,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开展贫困劳动力亟需的培训专业。优化培训方式。采取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相融合的1+X培训模式,在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增强创业能力。
职业介绍内引外联
将职业介绍作为就业扶贫的核心抓手,帮助贫困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致富增收。该市提出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全市各级就业部门均要与辖区企业签订针对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扶贫协议书,实现本土化转移就业。
增强用工信息的针对性。继续深化与智联招聘的合作关系,每月由其提供2000余条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用工信息,免费提供给贫困劳动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一方面在劳务输出地推广劳务经纪人,主要职责是为当地群众推荐用工信息,做到用工信息“零距离”发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在福清市设立的劳务工作站和劳务代表的作用,同时借助江苏省盐城市作为该市扶贫协作结对关系的契机,与其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合作关系,最终打造具有该市地域特色的劳务输出品牌,实现劳务输出产业化。
创业扶持引领带动
落实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贷款等举措,增强创业能力。充分发挥孵化作用。积极吸纳有创业意愿的贫困人员进入孵化基地创业,变“输血”为“造血”;多形式促就业创业。分别采取孵化基地+贫困户、孵化基地+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等形式促进贫困人员就业创业;扩大信用乡村建设。继续建设一批信用乡村,对信用乡村的贫困劳动力免除创业担保贷款的反担保,不断拓宽创业融资途径。
政策宣传家喻户晓
将就业政策宣传作为就业扶贫的主要内容,使每一位贫困劳动力都能够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享受政策。一是通过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网络、发放宣传页、在全市每个贫困村设立就业政策宣传墙等方式联动宣传,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宣传氛围。二是利用现有的基层人力资特岗员,通过进村入户的方式将宣传材料发放到贫困劳动力手中,一对一做好宣传解读,提高政策知晓率。三是继续加强对就业创业扶贫工作亮点、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公益岗位托底安置
将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为就业扶贫的兜底保障措施,帮助家庭特别困难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即针对年龄偏大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难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的贫困人员,在其所属村组开发一批保洁、绿化、看护等岗位,进行安置就业。
铜川市将就业创业扶贫列为今年就业工作的“一号工程”,不断创新举措,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年内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以上,引导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3500人以上,扶持贫困劳动力创业100人以上。并通过实施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扶持创业、托底安置、政策宣传等五大举措确保就业扶贫落地见实效。
技能培训进村入户
该市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对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做到上门培训,其他人员集中培训,实现应训尽训。依托农村合作社,将培训班开在田间地头,实现培训与生产两不误,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开展贫困劳动力亟需的培训专业。优化培训方式。采取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相融合的1+X培训模式,在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增强创业能力。
职业介绍内引外联
将职业介绍作为就业扶贫的核心抓手,帮助贫困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致富增收。该市提出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全市各级就业部门均要与辖区企业签订针对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扶贫协议书,实现本土化转移就业。
增强用工信息的针对性。继续深化与智联招聘的合作关系,每月由其提供2000余条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用工信息,免费提供给贫困劳动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一方面在劳务输出地推广劳务经纪人,主要职责是为当地群众推荐用工信息,做到用工信息“零距离”发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在福清市设立的劳务工作站和劳务代表的作用,同时借助江苏省盐城市作为该市扶贫协作结对关系的契机,与其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合作关系,最终打造具有该市地域特色的劳务输出品牌,实现劳务输出产业化。
创业扶持引领带动
落实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贷款等举措,增强创业能力。充分发挥孵化作用。积极吸纳有创业意愿的贫困人员进入孵化基地创业,变“输血”为“造血”;多形式促就业创业。分别采取孵化基地+贫困户、孵化基地+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等形式促进贫困人员就业创业;扩大信用乡村建设。继续建设一批信用乡村,对信用乡村的贫困劳动力免除创业担保贷款的反担保,不断拓宽创业融资途径。
政策宣传家喻户晓
将就业政策宣传作为就业扶贫的主要内容,使每一位贫困劳动力都能够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享受政策。一是通过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网络、发放宣传页、在全市每个贫困村设立就业政策宣传墙等方式联动宣传,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宣传氛围。二是利用现有的基层人力资特岗员,通过进村入户的方式将宣传材料发放到贫困劳动力手中,一对一做好宣传解读,提高政策知晓率。三是继续加强对就业创业扶贫工作亮点、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公益岗位托底安置
将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为就业扶贫的兜底保障措施,帮助家庭特别困难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即针对年龄偏大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难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的贫困人员,在其所属村组开发一批保洁、绿化、看护等岗位,进行安置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