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大荔:“花苫鼓”亮相同州湖
    同州湖景区人头攒动。

    本报讯(李世居 王宁 报道)2月11日,大荔县4A级同州湖景区的“同州里”热闹非凡,羌白镇阿寿村上百人组成的“花苫鼓”舞起来,那一队队彩伞、彩蝶、披肩在阳光照射下格外显眼、五光十色,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伴随着节奏沉稳的锣鼓,向群众表演有着浓厚的地方传统文化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苫鼓”,让人们看得眼花缭乱,为群众送上节日最美的文化“大餐”。
    据了解,“花苫鼓”从清光绪年间就流传至今,已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苫鼓”在表演时,鼓手腹前挂一个扁圆小鼓,并用一块长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的彩花绸缎做鼓围子,围遮鼓帮,垂于鼓下,当地俗称“鼓苫子”。“苫”为当地方言,指用物遮盖的意思。花苫鼓由于鼓手扮相俊秀、服饰华丽,群众又称其为“花鼓”、“花社火”。花苫鼓的“花”指的是妇女们针绣作品,这些都出于阿寿村的能工巧匠手工刺绣的传统服饰小件,如青年妇女穿的十带裙、小孩子们的围涎、裹肚等。而“苫”字指的是覆盖、遮被的意思,鼓就是用来击响发声的鼓,故称为“花苫鼓”。
    “花苫鼓”表演分行进和场地两种形式。行进表演时,队首有一位老者手舞花秆指挥,女鼓手两人一组,面相对站在队伍中间,单数者边击鼓边退,双数者边击鼓边前进,然后单数进,双数退。马锣、大铙相间成一排面向鼓手站于右侧,社锣、彩伞相间成一排面向鼓手站于左侧。表演时人数不限,一般为十至十二面鼓,社锣、彩伞、马锣、大铙均与鼓数相等。场地演出,又称落场。表演时,舞花秆者站在圆圈中心指挥,鼓手与敲大铙者面向舞花秆者围成两层内圈,马锣、社锣、彩伞依次面向里围成三层外圈,共成为五层圆圈,面对舞花秆者边击边舞。如今,“花苫鼓”成为当地民间文化传统艺术的瑰宝,名扬省内外。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