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杨凌:向世界知名农科创新城市冲刺
  本报记者 王平 
  时序更替,岁月如歌。非同寻常的2016年已载入史册。2016年,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农业科教人员,坚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着力稳增长、推改革、惠民生、促发展,实现了“十三五”的高点起步和良好开局,一个个刷新的记录和答卷更是耐人寻味。 
  加大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勇当现代农业的排头兵 
  这一年,杨凌深入实施“区校一体融合发展”战略,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始终瞄准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旱区农业发展技术需求,充分发挥示范区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优势,主动融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全国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两个联盟”,聚全国之力,不断加大协同创新力度。整合并运用6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聚集科技创新人才,构建完备的创新体系。先后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09人,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组织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大项目20个,在旱区农业关键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这一年,杨凌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增专利申报1450项,其中发明专利587项,有效专利拥有量611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08,居全省首位,全国领先。 
  历时8年,我省首个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新品种“陕油28”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成功;“瑞阳”、“瑞雪”、“秦脆”、“秦蜜”等一批最具市场潜力的苹果新品种受到业界广泛好评,玉米新品种“陕单609”通过国家审定,实现了我省玉米育种的新突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专家成功攻克了盐碱地里不能种植百合的难题,这一技术的突破,拓宽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新渠道。随着世界苹果大会的成功举办,使杨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更加响彻全球。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在2016年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受表彰的一等奖成果中,前五项均为杨凌示范区推荐申报,两项成果并且荣获本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016年10月,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楚河畔,中哈农业园里杨凌试种的小麦一举刷新当地亩产纪录……
    这一年,杨凌新建示范基地42个,累计达到271个;示范推广面积达到6589万亩,实现推广效益175亿元;开展农业科技培训5.1万人次,认定农民技术职称1899人。农民发展学院、职业农民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库、“杨凌农业云”服务平台等相继正式上线和启动。
    杨凌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新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13项、引进农作物新品种50个、推广新技术20项。通过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庄、种业、设施农业、健康产业等5大集群,涉农投资达到47.8亿元。通过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培育和壮大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了农村创新创业和产业融合,为杨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一年来,杨凌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支持驻区高校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开启了丝路沿线农业科教单位的合作新模式。依托省内农业科技龙头企业,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企业创新联盟,有力推动了国际合作项目的建设。中哈、中吉、中美、中荷等8个国际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顺利推进;先后向60个国家332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输出良种良法、良艺良技,不断为破解世界旱区农业发展难题提供“杨凌声音”和“杨凌方案”。
    为打通科技扶贫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杨凌主动服务国家扶贫攻坚大战略,目前,已实现省内国定贫困县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全覆盖。新疆、西藏阿里地区等一批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相继建设。渭北旱塬丘陵沟壑中的麟游县,发了“羊财”的群众和县政府报来喜讯,杨凌推广的布尔羊,实现2473户、9103人脱贫致富……
    杨凌以巨大的承载力,为打赢全国扶贫攻坚战不断绽放出“杨凌力量”。
    全力稳增长促发展,处处彰显“杨凌速度”
    杨凌通过不断的加压奋进,全年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预计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35592元和15075元,分别增长7.5%和9.3%。
    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9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在重点项目的带动下,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增长2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涉农工业规模、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和升级,特别是陕西农康大型轮式拖拉机项目的建成投产,填补了我省大马力拖拉机生产空白,并且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销售的“杨凌速度”。
    围绕打造全省“农”字头创新创业高地,杨凌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出台省内最优惠的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启动JU20新农战略计划,农业电商取得突破性发展。着力推进农业科技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合发展,吸引110多个“创客”扎根杨凌创业,累计招引创新创业团队526家,孵化企业达到750家,涉农“双创”正由“小众”走向“大众”。
    杨凌积极创建全国金融改革试验区,加大银企对接,创新金融产品,金融助推实体经济成效逐步显现。第23届杨凌农高会,参展国家和地区共计55个,2000多家企业和单位组展参会,集中展示了85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及先进适用技术。展会项目签约投资及交易总额达1167.8亿元,线上可交易单品2200多种,农高会并且实现5A级综合展会评定“三连冠”。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提升“杨凌内涵”
    杨凌不断完善城乡一致的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一体化。杨扶路、渭河大桥加宽改造、金融大厦、城区集中供热管网建设等基础设施顺利推进,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五泉、揉谷两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进度继续保持领先,其中五泉镇被评为首批国家“特色小镇”。
    如今无论是蒋家寨社区或是重点镇建设,“一村一镇”综合改革等5项独具杨凌特色的自主改革,为我国新农村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样本和新理念,促使城乡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加快。
    这一年,杨凌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刷卡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幸福院全覆盖;土地确权颁证率位居全省第一;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位居全省市(区)第一;通过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实现社会综合治理和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促使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高标准划定脱贫帮扶线,通过建立“扶贫超市”等特色做法,使一批低收入群众已初步实现高标准脱贫,一件件惠及民生的大事掷地有声的兑现……
    以农业为主题,规划面积5.76平方公里的国家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的成功入围,更为杨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一个农业特色鲜明的国际一流自由贸易试验区,将通过改革的红利为更多的企业带来大把商机!
    杨凌,一个充满创新、活力、休闲、独具个性的“城中有校、校中有城”的“大学城”正在加速推进建设。
    2017年是杨凌示范区成立20周年,也是自贸区杨凌片区实质性建设和加快新一轮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第一年,更是杨凌要在2018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
    一个个追赶超越的成绩单令人振奋,新的起点召唤使命与担当,伟大目标凝聚信心和力量。杨凌将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以“在更高层次发挥示范区作用”为己任,抢抓自贸区建设机遇,以更高的站位,更扎实的工作作风,扬帆挺进,满怀信心的向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奋力冲刺。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