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百姓心中有秆秤
——韩城市晨钟村党委书记吉章娃小记
    通讯员 张建超
    走进韩城市新老城区接合部,站在金塔公园台塬上,眼望塬上塬下,一个偌大的村庄,一条条巷道,一排排门面房,楼房高起,小区和谐,商业街好不热闹,群众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幸福,那就是韩城的富裕村晨钟村。晨钟村9个村民小组,3000多口人,村党委多次被中省市评为先进基层组织,2011年,该村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吉章娃被选为全国劳模,并多次评为省市党代表和基层党委先进工作者。
    1976年,吉章娃担任晨钟村党支部书记,面对只有两面破土窑的村部,不足3万元的“家底”和来自9省13县、散居在塬上塬下的16个自然村、人均收入不到200元、被人讥讽为“烂杆”村的境况,当时不到30岁的吉章娃,血气方刚,把挑战看作机遇。
    吉章娃说,百姓离乡进城,最关心的就是体面就业,受人尊重。在他的主导下,村上制定《发展非公经济八项措施》,投资建成巍山路汽配修理一条街,香山路、人民路商业街,还为每户建成一间门面房,既鼓励村民开商店、办饭馆、搞加工,从事个体私营和第三产业,又在美好超市、金马购物、国阳百货、香山商场,国际酒店等村办企业大量安置村民就业。
    如今,香山路、人民路、金塔路建起的650套6万多平方米的商业街房,每年至少可为村民带来1000万元的租金收入。与此同时,村上出台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技术扶持,开展“谁创业大谁上榜、谁效益高谁受奖”的创业创富先锋评选表彰活动,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栽花育苗、经商办店、运输维修,全村私营企业迅速发展到50多户,个体工商业达到280户,实现生产总值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万余元。
    在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奋斗进程中,晨钟村党委始终不放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村上首开韩城村级制度建设先河,专题制定《村务事务规范化管理章程》,同时修订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民主管理体系,使全村的政务事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晨钟村在吉章娃的谋划下,率先对村办企业进行了改制,组建了全省第一个村级置业集团总公司,公司大胆创新,大胆招商引资,金塔宾馆,建筑公司,房地产开法公司,禾丰饲料公司,康康食品公司,金马购物服装公司,晨钟混凝土搅拌站,国际酒店,物业管理公司等18个企业,年总产值3亿余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年增值20%,村民收益分红。
    晨钟村党委以科技文化园为阵地,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全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全村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八荣八耻教育”和“两学一做一争当”等教育活动,成立家长学校,聘请专家讲课,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树立社会新风尚。成立老年协会自乐班和女子锣鼓队,广场舞等,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晨钟村,村子富,环境美,人心齐,班子硬,特别是被群众誉为“当家人”的党委书记吉章娃,年过六旬不显老,对人和善,办事稳健,谈起晨钟村今后的发展变化,看不到吉书记有半点的知足知止,也听不出吉书记有半点荣誉自豪,言谈中更多充满积极进取,乐观上向,带领全村人民在上一层楼的雄才和战略,使全村每一个人都脱贫致富,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追赶超越,为建设美丽的小康新晨钟在鼓劲,在发力,正如今年在一首“夸韩城”打油诗里的一段话让我们结束采访:
    晨钟村,城中村,
    全国劳模吉章娃。
    带领群众把家发,
    人心齐,班子稳。
    致富路上笑哈哈。
    要知书记好不好,
    百姓心中有秆秤。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