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干实事解民忧
——记定边县薛圈村“第一书记”王显鹏
    王显鹏(左)和贫困户薛志军在田间交谈收入状况。

    王竹霞/文
    冬日的农家广场上,薛圈村村民薛志军和媳妇贺建丽正在农家广场上扬场,一堆堆颗粒饱满的麻子堆满了场中央,“一斤麻子能卖两元多,今年估计能打一万多斤,仅麻子就能卖上三、四万元。”薛志军正和前来走村入户的薛圈村“第一书记”王显鹏拉家常,薛志军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
    这个带着浓浓的陕南口音,经常走村入户,随身携带着精准扶贫日志的人,正是定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显鹏,也是薛圈村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今年以来,王显鹏成了薛圈村村民眼里的常客,在他随身携带着的精准扶贫日志上,详细记录着每个贫困户家庭人口结构、具体困难、致贫原因和未来发展方向。怎样能带动起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为全村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王显鹏工作以来着手解决的问题。
    薛志军是薛圈村的贫困户之一,由于少年时期遭遇意外事故,薛志军的一个眼睛彻底失明,被鉴定为三级残疾,薛志军的妻子贺建丽身体先天残疾,夫妻两人还有两个孩子,这个特殊的家庭在全村实属罕见。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薛志军被确定为全村的重点扶贫对象,在王显鹏的争取和帮扶下,薛志军当上了村上的护林员,这个家庭每年能拿到7000多元的护林补助费。
    “扶贫要先扶志,要让全村的贫困户鼓起信心,让大家明白,国家的政策好是一方面,主要还是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铆足干劲,勤劳致富,精准脱贫才能真正做到不返贫。”王显鹏告诉笔者。
    薛志军的事迹成为薛圈村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就是这样一个特殊家庭,并没有抱有“等靠要”的思想,停滞不前,而是在该村精准扶贫“第一书记”王显鹏的帮扶带动下,鼓足了信心,埋头苦干,有了好收成。今年,薛志军夫妇大规模承包了村里闲置的土地,种植了75亩地膜玉米,90亩麻子,种植了30亩苜蓿,4亩糜子。在全县金融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他还贷款5万元,买了50只羊子,养了20只鸡和一头猪。这样的种植养殖规模已经远远超越了普通农户好几倍。“以前全家一年能收入个四、五千元,今年估计能收入个七、八万元,国家政策就是好,王书记又这么个帮扶自己,咱更要比别人倍加努力。”薛志军告诉笔者,今年他家也顺利实施了移民搬迁,在城里买下了移民搬迁房。
    在薛圈村的村支部精准脱贫的宣传牌上,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不忘初心”四个醒目的字眼,“只有知道群众需要什么,工作出发点和着入点在哪里,一切工作就有了方向,贫困户脱贫了,工作才真正没有白干,一切就有了真正意义。”王显鹏向笔者这样诠释着这句话。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