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揣把红土进山乡
73岁的郑联华讲述红军故事。
苏维埃政府旧址内红军生活物品。
93岁的老人李耀华对现在生活很满意。
采访团与楼房坪村民合影留念。
李金蔚 张亚男 记者 邵林喜
这里奇山异峰、溪水潺潺,有秀美的生态景观;这里地处两省四县相交之地,东临镇巴县永乐镇、南接四川通江县,有独特的巴蜀风情;这里有川陕省赤北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徐向前曾率领红四方面军在此生活,有灿烂的红色文化。
省界行采访团自西乡县城往西南方向沿山路行进105公里,驱车4个小时,来到了这个镶嵌在米仓山景区的一颗明珠——大河镇,沿路风景很美,空气清新,诚如当地人所言:“是一趟有氧之旅。”
但曾经,如此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却是一个连西乡当地人都不会轻易到来的地方,“进山没有路,从县里到这可能得花一天时间,比出省都困难,现在投资3.625个亿,修通了这条进山路,随着道路的修通,我们大河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大河镇文化站站长廖华清说。
山路通了
孩子上学不再徒步5小时
廖华清在镇上工作了30余年,从未离开过大河,他很爱脚下这片土地。在带我们前去楼房坪苏维埃政府旧址的沿路上,他很热情的跟正在沿路施工的工人打着招呼并告诉我们,一路上看到的施工队很多都是当地村民,他们每人每天有100多元的工费,钱虽不多,但是建设自己的家乡,大家也干得得劲,这条路修到大河人的心坎里,给他们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沿途的学生在道路没有修通前,求学要走5个小时的山路,去到15公里之外的镇上。如今,路通了,大人能骑着摩托接送孩子上学了。
老人满意
从来没有这么好的生活
沿着新修的路来到村组,93岁的李耀华老人,坐在苏维埃政府旧址的台阶前晒着太阳,当记者问起现在的生活时,他笑的惬意:“从来没有过这么好的政策,我们那时候征地征税,吃喝都是问题,哪像现在政府这补贴那补贴的,想都不敢想。”
李耀华是楼房坪村的高龄老人,家里连女儿女婿都是残疾人,楼房坪村支书王宣伟说,他家每年享受着低保、高龄补贴、残疾人补贴、独生子女补助等1万余元,情况虽然特殊,但老人对现在生活挺满意。
当我们的团旗展开签名留念时,李耀华老人指着旗上两个字,眼睛眯成一条缝儿:“红军!”,他脱口而出,“打土豪,分田地!”
1933年,红军在这建立了苏维埃政府,现在旧址保留了当时红军战斗生活的痕迹,草鞋、凉席、油灯,这一暮暮让时空倒流,恍若回到80年前。我家门前的对联,是当年红军留下的。
在当地老人的眼中,如果没有红军当年在这吃的苦,就不会有现在幸福的生活。73岁的郑联华从小听着红军故事长大,家里老人告诉他,红军当时来到楼房坪,就告诉当地百姓,他们是来保护大家不受欺负的。
“我家就住过红军,现在大门上的对子‘五湖四海是兄弟,万国九州都有名’就是当年红军留下的。”郑联华自豪地说。
老人们说,那三四年,经常和红军一起打土豪劣绅,红军来了之后大家才开始反抗,不在受人欺负。村里的老人讲,那时候跟着队伍走的,好多人都打失散了,给一些家庭带来了痛苦。
可是没有那时苦,哪来这般甜?以后更多的人可以沿着这条路缅怀先烈,忆苦思甜。
脱贫攻坚
大河儿女的新时代斗志
村支书王宣伟虽然没有经历那时候的战火岁月,但是年轻的他向我们诉说着村上的另一种斗志。这里深处大山,村上198户651人,曾经有一大半在外务工,他们都渴望走出大山,摆脱贫穷。
现如今,村上跟着全镇大力开展脱贫攻坚,以生态文明和魅力大河建设作为引领,欲打造红色生态旅游名镇。
如今通山路从县城修道了楼房坪,外地人来到大河这个天然氧吧感受绿色天堂。大河的天麻、猪苓、大黄、核桃、板栗也将通过这条道路输送出去,给当地百姓带来更多的收入和福音,相信在全镇旅游依托和产业打造下,实现全面脱贫将不会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