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省城里来的好书记
——平利县洛河镇水坪村“第一书记”王建的扶贫故事
    王建帮贫困户吴桂玉家种植烤烟。

    王建背五保老人王家栋下山看病。
    王建在五保老人王家权家剥玉米拉家常。
    余玮 吕磊 本报记者 李冀安 李孝清 文/图
    “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长寿面!”今年71岁的平利县洛河镇水坪村民吴传学老人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面,一边乐呵呵地说。
    这碗长寿面是村里的“第一书记”王建送来的祝福,凡是村里年满60岁以上老年人过生日,他都会准时送去一碗长寿面,这是他到村以来形成的惯例。
    今年4月26日,时任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工会副主席的王建,被单位选派他到平利县洛河镇水坪村担任“第一书记”。
    “陌生人”变成“贴心人”
    自王建入驻水坪村第一天起,他就吃住在村,自己生火做饭,从来不给村里添麻烦。在当天晚上就和镇村干部对接,第二天就开始投入工作。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他褪去了都市的光环,浑身透出一股秦巴山区的乡土气息,由村民眼里的“陌生人”,变成“贴心人”。
    “几个月来,天天挨家挨户走访摸底,我们在农忙的时候,他就一边帮我们干活,一边和我们聊家常,半年里走访了全村村民,踏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对村里的情况有时候比我们还要熟悉。”村主任徐英军对记者说。
    在一次入户走访中,他不慎摔倒,被诊断为右膝关节积水加韧带撕裂,当医生建议用支架保护休息6周时间。他浑然不顾医生的劝阻,经过简单的处理后,他的右腿被绑上支架,没有停留,又一瘸一拐地投入到了精准扶贫工作中去。
    “四种四养”新模式
    根据水坪村经济基础薄弱和致贫原因,王建因地制宜为村上开出了“四种四养”脱贫攻坚的“良方”,引导村民种烤烟、种魔芋、种茶叶、种药材、养鸡、养猪、养羊、养蜜蜂的“四种四养”脱贫模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让农民增收的新思路。
    在王建的多次奔走下,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两次为村上拨付产业启动资金40万元。在半个月时间里,该村就落实烤烟460亩,魔芋820亩,茶叶410亩,以七叶一枝花为主的中药材370亩,生猪2000余头,土鸡4000余只,500只以上10户,白山羊300余只,50只以上10户,蜜蜂400余箱,165户贫困户家家都有了自己的产业,真正实现了以产业脱贫的愿望。
    他还引导村里成立2家茶叶合作社和1家袋料香菇合作社,探索“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发展新模式,开办农村淘宝服务网站,实行线上销售,拓宽销售渠道,让互联网爱上山里货。
    王建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我要将合作社和农村淘宝网有机融合,把村民所需购进来,把这里的农产品卖出去,还要比原来值钱,让贫困户的收入增加,脱贫才更加有希望。”
    不忘初心不忘“本行”
    王建在绞尽脑汁帮助贫困村民寻求致富路的同时,却时刻没有忘记“老本行”。他针对村上因病致贫的现象,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创建了以西安交大二附院为依托,以平利县中医院、洛河镇卫生院结对子的三级分诊医疗模式,给予平利县中医院设备和技术上的支持,形成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危重病人由西安交大二附院派专家团队或转院治疗的扶贫模式。先后为县中医院培养骨干医师2名,镇卫生院超声诊断人员1名,捐助价值270万元的大型腔镜诊疗设备和超声诊断设备,有效缓解了基层医院在设备和技术方面的不足难题。
    “要不是王书记,我这条命怕早没了。”谈起那次意外,3组村民杨飞至今仍心有余悸。那天深夜12时,正在熟睡中的杨飞突然鼻中隔偏曲小动脉破裂引起大出血,家人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拨通了王建的电话。接到电话后,王建和队友第一时间赶来救治,有效地控制住了病情,为杨飞的后续治疗赢得了时间宝贵时间。
    11月15日,平利县委书记郑小东在洛河镇水坪村检查指导扶贫工作时说,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村容村貌展露新颜,实现了从“后进”村到“后劲”村的蜕变。对于这种战天斗地、攻坚克难的“水坪精神”给予了充分地肯定,他还强调今后要继续保持攻城拔寨的决心和愚公移山的毅力,重点抓好今后的冲刺工作,确保如期脱贫不落一户、不掉一人。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