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碑坝镇的红色往事
邬润泽老人与小儿子抱着两块光荣烈属牌。
李金蔚 张辉 强娴静 记者 张海明 文/图
沿着“红军路”,省界行采访团一路驱车翻山自汉中市南郑县南下,穿过牟家坝、途径小南海,历经4个小时来到了距南郑县城93公里处的碑坝镇。这里重峦叠嶂、沟壑纵横,与四川北部的通江、南江、巴中三县市毗邻,是陕川出入的必经之地。
得知采访团来此,张青云起了个大早。他是碑坝镇政府工会副主席,也是当地人眼中的“红军迷”。他热爱脚下这片土地,热爱这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初见,他很热情:“山路不好走,一路颠簸辛苦了,红军当年就是利用这里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站住了脚跟,没有这个红色革命摇篮,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一本《红区漫记》留下红军老故事
52岁的张青云自小在老区长大,是碑坝街道上土生土长的红”娃子,从小听当年在此闹红的故事。他带着我们在老街上看着当年红军在这里挥洒汗水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武志平是国民党杨虎城部队的少校参谋,其实他真正的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你们今天所走的红军路,就是当年自汉中开辟到四川巴中的红色交通线,而碑坝就是这条线上重要的情报联络站和军需物资中转站,当时这里的老百姓出了很大的力。”张青怀激动地说。
“很多人说我是‘红军迷’,其实不然,我从小听着碑坝老人们讲红军故事,就想把这些故事留下来”。
2005年开始,张青云从南郑县碑坝出发,一路到达四川地区,重走红军路,行程2000多公里,自费1万余元,走访当年的老红军和家属,著成20余万字的《红区漫记》。
他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不了解当时先辈们为了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多少艰辛,这本书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文化,传播革命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两块“烈属牌”感念先辈
两省交界,背靠巴山南麓的碑坝老百姓,当时深受军阀和地主的压迫,他们渴求革命,向往解放。红军驻扎于此,赤化川陕,经历几年的战火纷飞岁月,红色革命的洗礼,当地百姓与红军建立了浓浓的鱼水之情。碑坝的老少妇孺,参军通信、缝衣洗被、运送粮食弹药,用满腔热情,为川陕人民甚至全国解放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碑坝社区79岁的老人邬润泽一家,是红军烈属。讲起红军当年的事,老人颤颤巍巍,眼角纵横的皱纹下几度泛泪:“小叔那时候才13岁,1933年,红四军73军驻碑坝老街时他就加入了童子团,随军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邬润泽从小就听母亲讲红军当年的艰苦生活,那时候在山上打仗,母亲和大哥经常给红军送粮食,每每看到一些伤兵,头上、手上、背上被白纱布包着往外渗血,很是心疼。
“红军走了后,家里日子很艰难,小叔参军这个事情,曾经也让母亲和大哥受了很多苦,如今小叔牺牲了,母亲和大哥也去世了,没有享受到现在的幸福生活。”老人边说边看着两块烈属牌,回忆着自己的亲人。
他的大儿子邬宗强如今是碑坝社区的党支部书记,看着父亲几度哽咽,他解释道:“如今这两块烈属牌就是父亲的念想,解放前碑坝属于四川通江辖区,通江县和南郑县两政府分别发了个光荣烈属的木牌。”
但我们知道,那不是邬润泽老人唯一的念想,这不是这个家庭唯一的红色印记。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淳朴善良的家风和现在幸福安康的生活,都是蔓延在这个庭院中的红色记忆。
解放后,家里告别颠沛流离,过上了安定的日子;2014年以来,整村推进扶贫攻坚,家里种上了优质水稻,奔向了了小康生活。
如今,老区革命精神孕育着碑坝社区1092户2218口人,优质稻田,山核桃、中药材产业,让村民达到了人均年收入9069元的好成绩。目前还有175户498人在精准脱贫的道路上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