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抓一把泥土,捧起的是农业
    秋粮田间测产。

    无人机喷药。
    本报记者 陈新涛 文/图
    澄城县农技干部,积极开展下乡送技术服务,农忙时节下乡入户,农闲时节技术培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澄城农业人求真务实、亲民爱民的形象,为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自从第一次踏上了去冯原镇陇头村的路,这条路,就成了我的必去之路;自从第一次与陇头村的群众接触,他们就成了我的牵挂;自从在农技体系建设补助项目中,他们成为我的科技示范户,我们就成了没有血缘的亲人。”正如澄城县农技中心农艺师袁斌会在工作日志中所吐露的心声说:“虽然,我不是官,不能让他们大富大贵,不能让他们一夜暴富,但我能做到常去他们的田间地头看看、问问,为他们解决哪怕是一丁点的实际困难,我的心都是舒坦的、温暖的。”
    袁斌会的日志,无疑道出了澄城县农技中心一众干部真情服务“三农”的心声。在他们看来,服务“三农”不应成为一句响亮的口号,而应该是化为一次次具体的下乡服务行动。
    今年4月,澄城县农技中心的10余名包联扶贫的技术干部,一大早就赶往农业局分配的扶贫包联村——雷家洼村,看望回访贫困户,并为贫困户发放了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措施和苹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明白纸,为了让贫困户掌握技术要领,技术干部还当面为包联户进行了详细讲解。10月,他们又根据该村贫困户的家庭人口、劳动力现状及产业发展情况,有的放矢,由扶贫小红帽分队带领技术干部,为贫困户每户发放产业扶持资金500元,送去政府的温暖,送去农技干部的真情。
    7月30日下午,澄城县冯原镇遭受冰雹袭击,受灾面积大,范围广。灾情就是命令,第二天一大早,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杨桂兰就带领数名农技干部下乡查看灾情。他们先后深入冯原镇吉安城村、陇头村、关家桥及贺家桥4个村,查看了玉米、果园、豆薯类等作物的受灾现状。当时,群众情绪波动较大,有的在果园里不住地抹泪。农技干部一边安抚鼓励群众,一边为群众讲解灾后自救管理措施,并连续多日蹲点现场指导,保证了受灾群众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化。
    今年,澄城县农技中心还组织了多年来在包联帮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同志,向大家分享工作经验,譬如,如何为群众搞好服务,如何同群众打成一片,如何取得群众的信任等等,显著提升了大家为农服务的水平。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