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如何唤醒基层政府的“沉睡”网站?
  廖霖/文
    一个政府部门网站的信息是否全面、功能是否多样、内容是否常新,都代表着政府机构的形象。政务在网站上公开信息可以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政府的大政方针,并通过网站与政府部门的互动,反映自己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然而,实际情况不容乐观,一些政府网站出现了内容长时间不更新、网页链接打不开、“政民互动”不畅通;某些政府网站甚至长期荒芜,公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和回复,处于无人打理状态……使之真正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此事背后折射出的不作为问题值得拷问。
    由于某种关系,笔者经常浏览我省一些政府部门的网站,有些政府网站的栏目虽然很多,但是内容却很少,有的在建站初期发了一些工作信息,就不再继续更新,有的则是几个月甚至几年不更新。除了网站更新内容慢,一些政府网站的留言互动栏目几乎是零回复,等同于形同虚设。有一次,笔者在一家政府网站“县长信箱”留言反映一些问题,结果“问题”石沉大海,让人非常无奈。我认为,这些“睡眠”网站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部门工作不到位,导致网站最终变成为摆设。
    政府网站是政府部门与服务对象之间交流的平台,是政府部门和民众之间的重要接口。政府部门网站长期不更新,即使更新了,民众的建议与呼声也无人回应;即使有人回应,也是十分“雷人”。久而久之,必然会失去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政府部门官员必须明白自己“为谁做官、为谁服务、为谁负责”,身在其位,必谋其政,行胜于言,取信于民,正确对待民众的建议与呼声。否则,一旦形成了“言塞湖”,时间一长,难保不“溃口”。从这个角度上讲,如果政府网站不更新,不如关掉,以免凉了民心,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形象。
    然而,政府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出于懒政思维,或担心“言多必失”,有些官员认为,搞政府网站不过就是“装样子”,对上能应付领导检查,对下能糊弄百姓就够了。他们既没打算,也不愿意通过政府网站“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广泛倾听公众意见建议”。所以,一些地方的政府网站就成了“花架子”、“空壳子”。在这种不作为的思想影响下,地方政府网站乱象层出不穷:“双胞胎”新闻、宣传报道错别字太多、回应民众投诉“驴唇不对马嘴”,甚至还有的官网“开天窗”、网页仅有框架和栏目,没有内容。
    在人民群众眼中,政府网站代表权威,是公民了解政府运作的渠道,也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体现。对于我省某些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必须尽快处理,背后反映出的不作为“衙门习气”也应加以整治。这不仅是作风建设的要求,也是十八大“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
    政府网站应是实现政府和群众良性互动的桥梁。唤醒“沉睡”的政府网站,除了加强其自身发展之外,还应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和监督问责机制,只有这样,政府网站才能真正从睡梦中苏醒,成为让民众“少跑路”的政务窗口。
    基层政府网站亟待“唤醒”,政府网站成摆设应从根上找症结,需要大力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公众参与”新机制,唯有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网站,才能获得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只有及时回应社会呼声,主动进行政策创新,才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才会赢得人人点赞!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