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新农村建设重“面子”更要强“里子”
  本报记者 张忠德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其实,通俗地讲,新农村建设既要重“面子”,更要强“里子”。一手抓“面子”,一手抓“里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使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营造出和谐文明乡风。
    重“面子”,就是下大力气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让农民拥有更好的居住条件,十分必要,也很重要。事实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就是在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这不是政绩工程,而是实实在在的在为农民干实事。新不新,美不美,实不实,一看外表就清楚。
    但现实中,一些新农村“面子”建设遭到过度曲解。比如,媒体曾报道,凤翔县田家庄镇河北村在打造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中,村委会举债70余万元,修建一座进村仿古牌楼和铜牛雕塑。不惜举债修建中看不中用的形象雕塑、面子牌坊,这样的“面子”工程就偏离了新农村建设的初衷,不仅加重政府财政负担,而且被群众质疑为给上级看的华丽外衣,更甚是表面光鲜的背后村民实际贫困。
    还有另一种现象,一些地方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重点只放在主要公路沿线村、重点村沿线村组、景区景点周边村庄。这些村庄是当地的“面子”,外地人从沿线走过,很容易看到,而其他村庄是“里子”,很少有人会进行关注。形象地说,这好像在给村庄“洗脸”,而不是在给整个村庄“洗澡”;“洗脸”只是单纯为了面子,而洗澡”是为了“干净”,为了身体的健康,为了里子。
    新农村建设,来不得半点虚荣和“花架子”。要清醒地意识到,建设好一个新农村,不仅仅是建起洋楼、建好村村通等这些“面子”问题,同时更要在发展生产、提高村民收入、提升村民素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村级文化氛围等“里子”上下工夫。
    基于此,抓产业、抓园区、抓龙头、抓组织,通过系列举措,切实让群众鼓起腰包,富了口袋和脑袋;全面铺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完善垃圾处理模式,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建设农村新社区,使每个社区都有村民议事室、文化活动室、农民休闲广场和便民服务点……让产业的支撑使新农村“新”的有底气,环境的治理使新农村“新”的有底线,精神的培育使新农村“新”的有底蕴。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村民们对此寄予很高的期望。所以,我们只有把上述的“里子”做强,才能真正的有面子。由此而论,重“面子”更要强“里子”,要用实绩来做政绩,让农民用口碑来传送政绩,真正让新农村建设为民造福。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