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一片丹心为村民
——富县寺仙镇雷家塬村“第一书记”李军驻村包扶工作记
    今年秋季开学,李军(右一)给贫困户学生发放爱心书包。

    通讯员 王前锋 本报记者 王宏海 文/图
    李军在富县寺仙镇雷家塬村已工作两年多时间了,他是以联村干部、党支部副书记的身份来到村上。
    一锅小米粥、一碟自家的腌咸菜;或一碗炒豆豉、一盘洋芋丝;又或是一盆捞面……李军常常跟着村民一块吃饭,看似简单的吃派饭,却让老百姓觉得他是个实在的小伙儿,是个想要干事的80后,愿意跟他掏心窝子。就这样,一件件大事小情被记写在李军的民情日记里,刻在他的心上。
    李军在入户走访、吃派饭过程中才豁然明白:尽管这是一个早在2013年人均纯收入就以9694.4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村子,却仍是一个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村子,要想打破这一尴尬僵局,只有依靠齐心的群众,才能最终把事给做成。
    “我说一百句话、不抵干一件事”,铁定心要为村上建办公室、修文化广场的李军,烧起了他驻村后要立民心的第一把火。他开上自己的车回城里找单位领导商量办法、跑市里争取项目建设资金。经过多番努力,一座220平方米的标准化党员活动室终于建成。34米的围墙、近300平方米的院落硬化尾留工程还需要3万元,李军再次得到了自己单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鼎力支持。
    原村党支书雷德录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小李,这是个干家子啊!七、八月顶着大太阳,带领全村老少集体义务劳动,清运建筑、生活垃圾100多车,主巷道水渠也整修好了。”在李军带领下村民先后3次义务劳动,村子的环境面貌好了、生产道路拓宽了、排水渠通畅了……
    村民吃水难的问题李军一直记在心上,后来他通过多次到县水利局协调争取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如今67岁的赵小雪不用再去排队拉一桶不卫生的水了,自来水直接通到了她家。58岁的常改花更是难以掩饰由衷的喜悦,“李书记还帮着联系电力局给我们换了个大变压器,这两天果农正忙着疏果,我再不用担心电压不够,用电磁炉做不熟饭,干活回来没饭吃!”
    李军来到村上后,可谓是大事办了一箩筐,小事化解磨破了嘴。有事一叨叨,调节邻里矛盾纠纷,这也是他联村工作一项重要的内容。比如谁家的狗吃了小鸡、亲戚帮忙干活致伤、贫困大学生无力出国深造……这些在李军看来只要是老百姓的事,都是同等要紧的大事。
    “驻村工作很苦,但很锻炼人,能为群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肯定,我感觉很踏实、很快乐。”李军对记者说。
    实至名归,李军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14年度“优秀联村干部”,2015年还给村上抱回来“先进村”和“道德风尚奖”两块沉甸甸的奖牌。
    “李书记如果从雷家塬调走了,我们写联名信也要把他要回来!”现任村支书雷文斌道出了他和村民真情挽留李军的心声。
    2016年,李军担任雷家塬和尧科两个合并村的“第一书记”,他正谋划着为尧科村修建1100米的水渠,注册“雷家塬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电子商务公司,通过新设立的村第三方评价机构,为果农提供更多便民服务。一心为民的他,正带领170户、780口人的雷家塬行政村奔赴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