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地没变 人没变 庄稼没变
“套种”让子长农民收入增加了
    本报讯(记者 王宏海)9月18日,记者在子长县采访,主管农业的张军副县长和记者谈论子长县农业,提到子长县的“套种”搞的好,经询问得知,该县马家砭镇搞得最好,强烈的新闻感驱使记者赶到该镇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
    在郭家河村,记者见到了正在地头的农民郭必合。他说今年种了30亩地,土豆套种玉米,土豆已经采挖,每斤平均卖了0.5元,由于今年是第一年开始套种,受技术和天气的影响,收入不很理想,但是与单种玉米或者土豆相比,收入还是比较高的。
    任家园则村韩世杰年近60岁,家有4个孩子,原来靠打工维持生活,入不敷出。2006年回到村里,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承包了3亩土地,合同一次签订了10年,第一年土豆套种大白菜,每亩地收入了9000元,第二年又租了6亩地。2008年开始搞玉米套种土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年每亩玉米收入1400元,洋芋收入2600元,总共收入4000元,如果是单种洋芋或者玉米,每亩地最大收入3000元,套种每亩比单种可增加收入1500元左右。
    “当时咋能想到套种庄稼?”韩世杰说,他想关中农民一年种两料,但是陕北的气温较低种不成,他就想高杆套低杆,打个时间差,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种土豆,5月中旬种玉米时土豆只有30公分高不影响,7月20左右收获土豆玉米大概有1.5米左右高也不影响,最后到10月中旬收割玉米。
    尝到套种的甜头,201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玉米套种土豆,玉米套种谷子,玉米套种黄豆,2012年3月15日,成立了“子长县农民之家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当时只有8户社员,种了100多亩地,现在已经发展到两个村153人50户,面积达到了1000亩。
    采访期间,韩世杰带领记者参观了他新建的加工厂房和购买的加工设备,随着合作社社员的增加,他又准备建设粮食深加工厂,提高粮食产值,拿出已经加工好的盒装小米。韩世杰已经年近60岁,可是谈起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和长远规划踌躇满志,创业的劲头十足。
    离开了任家园则村,车辆行驶在弯曲的乡间小路上,透过车窗玻璃,随处可以看到套种的块块农田,生长旺盛的玉米叶随风摆动,向路人昭示着丰收的喜悦。
    记者手记:子长县马家砭镇依托当地资源,发展套种农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使有限的土地取得了较大的收入,不但让农民尝到了种地的甜头,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农民单纯依靠政府、依赖资源的观念,后者比单纯的收入增加更有积极的意义。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因地制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要肯动脑子,总会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致富之路,愿子长成功的经验能给广大陕北农民更多的启迪,转变依赖政府、依赖资源的老观念,大胆使用新技术,科学种田,这正是采写这篇稿件的最终目的。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