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保姆式”扶贫不可取
本报记者 王宏海
近日,在媒体上看到一篇《干部在干,贫困户在看,等靠要思想何时休?》的文章,其中写到:“最近,有位‘第一书记’向笔者吐槽:扶贫化肥运进村,有的贫困户却不愿意动手,指挥他把化肥搬到家里。理由是‘你和上头签订了脱贫军令状,到期完不成目标,上面拿你开刀’”。看后令人既可气又可笑。
中央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顺民心、得民意,贫困户应该是主体,干部是帮扶、扶持,不应该本末倒置。一位乡镇领导告诉记者,镇上为了发展大棚产业,政府出钱给农民建好了大棚,安排技术员指导,甚至提供化肥、种苗,同时联系销路,可以说是“一站式”服务。有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大风将大棚上保温的草帘子吹落,种植户嫌冷躺在被窝给镇政府打电话,看政府怎么办。还有一个乡镇,冬季全体干部带领技术员给农民修剪果树,早出晚归,中午吃饭也在果园,果农袖手旁观不说,而且指手画脚这个不能剪,那个不能动,影响明年产量谁来负责?似乎果园是政府的果园,干部干是应该的。这些虽然是个别现象,但是反映出来“保姆式”扶贫的弊端,特别是政府财政收入较高的地区尤为突出。
造成“保姆式”扶贫的原因,首先是基层干部缺乏责任意识,对“精准扶贫”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有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只要在自己帮扶期间贫困户收入增加了,就算完成任务。其次是“保姆式”扶贫时间短、见效快、易操作,收入增加明显,也好向上级交差,但是缺乏生命力,没有持久性。要改变这种现象,基层干部应该深入调研,分析原因,谋划长期脱贫之策。然后根据造成贫困的根源,一人一方,一户一策,对症下药,这样才能真正让贫困户脱贫致富,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在脱贫攻坚的同时,基层政府要引导农民走出传统耕种的模式,把防止产生新的贫困作为长期目标。目前,留守在农村的基本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耕种土地的基本是50岁以上的农民,这部分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缺少技术,传统的耕种模式居多,稍有意外,容易产生新的贫困。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记者认为,首先国家应该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让农民享受改革红利,缩小城乡差别,解决农民住房、医疗、上学、养老等后顾之忧;其次应该提高机械化耕作程度,推广先进的耕种技术,提高亩产效益;再次政府应该引进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发展产业,让农民达到“一份土地,两份收入”,即土地租赁收入、打工收入,同时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致富。
扶贫关键是扶“贫”,扶持真正的贫困户。有的人年轻力壮,游手好闲,整天无所事事,就等国家救济,对于这类人,更不能采取“保姆式”扶贫,给得越多,适得其反,负面影响越大。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就要求基层干部树立公心为民的思想,严格确定扶贫对象,把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资金用到想富而不能富的贫困户身上。同时记者建议,上级决策部门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顺应潮流,调整考核办法,减少给基层下硬任务、硬指标的政府指令行为。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调动农民致富的积极性,以典型带头,用事实说话,只有内因发挥了作用,政府的帮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持久的打赢扶贫攻坚战。
近日,在媒体上看到一篇《干部在干,贫困户在看,等靠要思想何时休?》的文章,其中写到:“最近,有位‘第一书记’向笔者吐槽:扶贫化肥运进村,有的贫困户却不愿意动手,指挥他把化肥搬到家里。理由是‘你和上头签订了脱贫军令状,到期完不成目标,上面拿你开刀’”。看后令人既可气又可笑。
中央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顺民心、得民意,贫困户应该是主体,干部是帮扶、扶持,不应该本末倒置。一位乡镇领导告诉记者,镇上为了发展大棚产业,政府出钱给农民建好了大棚,安排技术员指导,甚至提供化肥、种苗,同时联系销路,可以说是“一站式”服务。有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大风将大棚上保温的草帘子吹落,种植户嫌冷躺在被窝给镇政府打电话,看政府怎么办。还有一个乡镇,冬季全体干部带领技术员给农民修剪果树,早出晚归,中午吃饭也在果园,果农袖手旁观不说,而且指手画脚这个不能剪,那个不能动,影响明年产量谁来负责?似乎果园是政府的果园,干部干是应该的。这些虽然是个别现象,但是反映出来“保姆式”扶贫的弊端,特别是政府财政收入较高的地区尤为突出。
造成“保姆式”扶贫的原因,首先是基层干部缺乏责任意识,对“精准扶贫”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有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只要在自己帮扶期间贫困户收入增加了,就算完成任务。其次是“保姆式”扶贫时间短、见效快、易操作,收入增加明显,也好向上级交差,但是缺乏生命力,没有持久性。要改变这种现象,基层干部应该深入调研,分析原因,谋划长期脱贫之策。然后根据造成贫困的根源,一人一方,一户一策,对症下药,这样才能真正让贫困户脱贫致富,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在脱贫攻坚的同时,基层政府要引导农民走出传统耕种的模式,把防止产生新的贫困作为长期目标。目前,留守在农村的基本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耕种土地的基本是50岁以上的农民,这部分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缺少技术,传统的耕种模式居多,稍有意外,容易产生新的贫困。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记者认为,首先国家应该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让农民享受改革红利,缩小城乡差别,解决农民住房、医疗、上学、养老等后顾之忧;其次应该提高机械化耕作程度,推广先进的耕种技术,提高亩产效益;再次政府应该引进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发展产业,让农民达到“一份土地,两份收入”,即土地租赁收入、打工收入,同时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致富。
扶贫关键是扶“贫”,扶持真正的贫困户。有的人年轻力壮,游手好闲,整天无所事事,就等国家救济,对于这类人,更不能采取“保姆式”扶贫,给得越多,适得其反,负面影响越大。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就要求基层干部树立公心为民的思想,严格确定扶贫对象,把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资金用到想富而不能富的贫困户身上。同时记者建议,上级决策部门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顺应潮流,调整考核办法,减少给基层下硬任务、硬指标的政府指令行为。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调动农民致富的积极性,以典型带头,用事实说话,只有内因发挥了作用,政府的帮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持久的打赢扶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