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农产品“触网”才能由“土”变“香”
    本报记者 张忠德
    35岁的朱双宁,原来是一家技校的校长,每月工资也有8000多元。但是,他却不顾家人的反对,来到蓝田县三官庙镇的一个小山村,在一片荒坡上养起土鸡,靠手机微信已经把鸡蛋和土鸡卖到了上海。(《陕西农村报》)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方新报》报道的一则新闻:“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茂盛营村一个租种的蔬菜大棚内,生菜长得郁郁葱葱,但是61岁的王海琴因为没有销售途径而一筹莫展……”两则新闻,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启示:一个是农产品与“互联网+”成功对接的范例之一,土鸡插上微信的“翅膀”,远“飞”上海,供不应求;另一个则是“传统”守旧的模式,游离于“互联网+”之外,面对滞销无所适从。两相对比表明,农产品“触网”才能由“土”变“香”。
    可以说,插上了互联网“翅膀”的传统农业,营销成本低,营销入口便利,微博、微信、QQ等都是免费的资源,只要多花点时间、多用些心思、多搭配些手段,就可以和线上线下的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以此推销农产品,为新时期农民如何创收致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也不失为致富捷径。
    事实上,近年看起来很“土”的农业已站在时髦的“互联网+”风口之上,一些成功之士借助电商平台,将农产品与“互联网+”有机融合,给我们带来了传统行业和新思维的碰撞,其效果也分外“妖娆”,犹如给农产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呈现出网购网销的火热趋势。
    正是“互联网+”的创新效应,近年各级政府对涉农电商日趋重视,一系列政策“红利”助推农产品转型。自2012年以来,国家多次出台支持农产品流通的政策,明确鼓励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鲜活农产品网上批发和网上零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将目光聚焦“三农”,“互联网+”仍然是其中最大的亮点。然而,目前农村电商人才缺乏、农民对电商的接受度不高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在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因此,当前普及、培训农民与“互联网+”融合对接,加强网络营销、加快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急需各级政府从政策、技术、资源配置、教育孵化等方面推动和牵头,例如略阳县政府近日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签约,就为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做出了表率,值得肯定。只有多视角、多维度与电商进行融合,农产品由“土”变“香”的春天就会很快到来,才能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农村电商实现脱贫致富。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