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扶贫必先扶“智”
  本报记者 张忠德
    今年秋季起,我省将全面实施13年免费义务教育,在高中原有每年800元经费的基础上,再每人增加1600元用于免除学费。这一举措,无疑彰显了政府决策部门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决心,也契合了当前实施教育扶贫的远见卓识,是一种“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
    事实上,没有智力的扶持,不仅个人、家庭难以改变贫穷面貌,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到下一代,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从这一点来看,发展教育扶贫,提高扶贫对象的基本素质,是消除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所在。去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
    在扶贫攻坚进程中,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需要扶“智”的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还有当前正努力脱贫致富的贫困群众。部分贫困户长期不能脱贫的原因,除客观外部环境影响外,主要还是自身的文化素质低,以及对党的政策和新技术接受能力差,无知伴随愚昧而造成的。
    要想帮助群众彻底摆脱贫困的命运,归根结底还要先帮助他们改变知识贫瘠的现状。与单纯送金钱送物质相比,在观念、知识、技能等方面给予扶助,更有利于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从现在起5年内,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补足教育培训这个“短板”,加大扶“智”力度,方能斩断“穷根”。
    求岗求职看水平,种田丰收靠技术,养鸡养牛靠科学。在农村,无论是发展产业还是外出务工,都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村民教育投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村民实实在在掌握发家致富的“手艺活”,并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村民富了“脑袋”,“智慧”起来,再加上配套相应的资金帮扶、项目引进、产业跟进、服务到位,帮扶效果定会事半功倍,并能形成良性循环。扶贫的财力物力是有限的,只有用现代知识和科技武装好农民的头脑,才能彻底消除贫困根源,实现全面小康。可以说,教育是摆脱贫困的钥匙,扶“智”是斩断“穷根”的利器。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