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产业脱贫探新路 凝聚合力齐致富
——铜川市耀州区脱贫攻坚工作记事
  咬定目标不放松
  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报记者 强晖 通讯员 刘雯宁 谷少炜
“我去年种了6厘红马铃薯,在耀州两块钱一斤卖的,卖了300块钱,买马铃薯的人说,好多年都没见过石柱红马铃薯了,希望我能多种点,我给他说,等明年我多种点,再拿来卖给你!”8月10日,73岁的邢明道拿着刚领的2100元土豆收购款开心地告诉记者。在耀州区石柱镇西古村产业脱贫土豆收获现场会上每个收到钱的农户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脱贫攻坚精准识别工作结束后,耀州区迅速调整思路,将脱贫攻坚工作重心从“扶持谁”落实到“谁来扶”聚焦到“怎么扶”,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过程中,采取区、镇(街道)、村三级脱贫攻坚挂图作战的方式,紧盯阶段工作目标,把握完成时间节点,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包抓部门、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的组织、引领、带动作用,有效调动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致富能人参与脱贫攻坚,全区各职能部门、各镇(街道)因地制宜,按照“54321”的工作思路(突出5个优先,即八大产业核心区招工时贫困户优先,区内各企业招工时贫困户优先,各合作社用人时贫困户优先,土地流转时贫困户优先,征地用地时贫困户优先;采取四种方式,即公司+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基地+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做到三个结合,即长短结合,远近结合,大小结合;达到一份土地两份收入,即流转征用土地收入和务工收入;实现一个目标,即脱贫致富奔小康。)围绕今年1万人的脱贫目标,把产业就业脱贫抓实抓牢。 
  发挥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组织引领作用,使脱贫致富干劲更“大”。耀州区根据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精准选配第一书记,派驻驻村工作队,实现一村一支脱贫攻坚队、一户一名脱贫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不销账、不收兵,真帮真扶,确保包扶村贫困人口按期脱贫。 
  关庄镇麻子村在市人社局驻村第一书记吕强的牵线搭桥和积极奔走下,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群众发展肉驴养殖,从山东首批引进60头肉驴,依托铜川市耀州区祥福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31户贫困户发展产业。采用贫困户认领、合作社集中代养的模式,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出售,贫困户年终可享受分红或自行出售。按照市场价格,每户2头肉驴年收益可达4万元。此外,麻子村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下,辐射带动有机苹果、芦笋育苗、饲料玉米及高科技种植等相关产业,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瑶曲镇背阴村在区财政局脱贫攻坚扶贫工作队带领下,制定出了三条产业出路:一是特色玉米种植,依托背阴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上悠久的玉米种植历史,打造品牌特色玉米,进行深加工,提高玉米销量。二是特色核桃栽植,在原有4000亩果林的基础上,统一技术更新进行嫁接,定期为村民举行果树管理培训会,邀请果树专家为村民现场讲解。三是发展黑猪养殖业,依托铜川市耀州区双富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52户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采取“集团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逐步形成“繁育—饲养—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
  (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贫困户可按照个人意愿选择集中代养和直接到户养殖两种模式,由合作社统一办理生猪养殖保险,做好定期培训、防疫等工作。每户贫困户现有生猪5头,年每头出栏15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每公斤20元计算,每头年收入3000元,5头年收入可达1.5万元。
    激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效应,使脱贫之路更“短”。强力推进“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确保贫困户都有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带动。目前全区规范了32个产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如高塬农业、上和农业、鸿伟兔业、有明种养殖合作社等,带动2600余户贫困户发展苹果、花椒、土豆等“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产业,既能使群众短期致富,也为今后的长期发展夯实基础,深受贫困户欢迎。
    石柱镇京兆村众森合作社养殖基地,以合作社+贫困户+金融扶贫入股模式饲养蛋鸡3万只,合作社主体经营,贫困户在鸡舍务工收入和土地流转收入,贫困户保低收入3300元。同时吸收11户贫困户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增加其收入。照金镇北梁村永祥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扶持贫困户发展养羊脱贫。合作社按照标准化养殖,一体化购销的方式,为养殖户统一提供种羊、组织技术培训、制定饲养标准、进行营销之道和回购,贫困户按标准饲养、管理。今年引进良种羊350只、饲养肉羊500余只,据测算,年底肉羊饲养量1000余只,总收入达100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500元。
    夯实包抓部门、镇(街道)办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责任,使助农增收更“实”。坚持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志,耀州区充分发挥包抓部门、当地镇(街道)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责任,帮助辖区各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规划,进一步激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西古村在区扶贫局和石柱镇政府的帮扶下,确定了发展适宜优质、高产脱毒马铃薯种植产业。西古村与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贫困户只需要投入土地、种子、化肥,从播种到销售,都由合作社统一运作。目前西古村脱毒马铃薯在全区实验推广面积1100亩,其中贫困户46户种植130余亩,高产核心区面积500亩,品种试验田面积20亩。进入收获期以来,每亩产量2000公斤,亩均收入3200元,可为群众创收352万元以上。现如今,西古村已初步建起了长短结合,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相兼顾,以果业为主体、马铃薯等粮食产业和养殖做匹配,变单一经营为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