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竹筒河畔,清朝古居今安在
    古民宅的房檐、壁画十分精美考究。

    张家大院外景。
    孙家古宅一角。
    薛辉 文/图
    南羊山下,竹筒河畔,几座清代古民居如同几位隐者,藏匿在现代的建筑群和人们的生活中。
    7月20日,我们出旬阳县小河镇,沿蜀小路经过古张良公馆,越过蔡家岭后就到了红军镇竹筒河的源头。
    沿竹筒河一直向东南,依次分布着张家老院、孙氏旧宅等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古民居。红军镇境内的竹筒河,是旬阳县清代民居分布最为密集的一个区域。
    穿越时光的今古民居 
    张家老院是竹筒河边规模最大的一处古民居,这里横排着三院各自独立的三进天井大院。
    就在这些据传建于清代的古宅内,如今还居住着几户村民。
    居中一院分别居住着上马村村民魏奕东和五保户王登元。看到我们的到来,老魏迎了上来,热情邀请我们进里屋歇息喝茶。看到这里神秘而又古老的建筑群,我们顾不上老魏的招呼,好奇地在每一面墙、每一处窗棂、每一个角落探寻历史的痕迹。
    从外观来看,这座院落应该是三栋房子中最为古老的。也许是最早修建的原因,这座院落的房子比左右两院的明显要低矮一些,片石墙基朱红大门,几个岩石凿镂的拴马石镶嵌在青砖墙上。门框也是一水青砖砌成,由于时光久远,青砖门框很多地方已经被侵蚀。
    厚重的条石门槛数百年稳固不动,跨过门槛,便可一眼看到前厅、厢房、天井和正房。左侧厢房住着王登元老人,天井被他打扫的很是干净。西侧厢房屋架有的已经断裂,部分厢房屋顶也已垮塌,就连石墩上粗大的圆木立柱底部也已逐渐腐朽。
    左边大院居住着一对中年夫妇,同样的青石门槛,红色木门。和老魏住房不同的是,这座院落沿墙的窗户呈圆形,整块长条石做成门框,门框和圆窗上是突出的飞檐,用于阻隔墙上的雨水,飞檐上雕画着奇花异兽。
    村民颜高贵住在最右侧的大院里。这个院落是三处古宅中外形保护最为完好的,比另外两处更显眼的是两侧山墙上三级五垛封火墙。最奇特的是,每个垛头上还装饰有花鸟神兽等造型,使这些院落不但更显历史的厚重,还有神秘的古文化遗迹。
    同样宽厚的石门槛,整块条石的石门框,门槛门墩刻有花草图案,最神奇的是石门框上还雕刻着蝙蝠、喜鹊、梅花鹿、松树、松鼠,还有“福、寿”等字样,预示着古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石头都是从湖北用船运来的,这里不但居过富商,还住过将军呢”;“这里门头上原来的字是耕读传家,后来被人修改成家和万事兴了,古时候的人是不写家和万事兴的”。村民们讲述着这些故事,就如同讲述自己的家史。
   渐行渐远 莫让古民居日渐湮没
    距离张家大院不远的孙家旧宅同样处于蜀小公路旁边,由于地势偏低,屋顶的高度还没有新修公路的路面高,非常隐蔽。
    一样的青砖五垛封火高墙,一样的三进大天井院落,只是这里仅有一户村民走大院的侧后门居住,也仅仅占用了一个院角。
    走进暗黑的屋里,屋墙窗棂还算完好,只是屋顶已经瓦破梁裂,透过屋顶几处破洞,竟然可以看见湛蓝的天空。
    “没有资金维修”,居住在古民居里的村民这样说。不同的住户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一边是住户生活居住的需要,一边是旧民居原本风格的维持和保护资金的短缺。
    近数十年来,随着旬阳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家庭积蓄的富足,民间出现了拆掉古屋建新楼的行为,加上古民居保护政策尚不完善、村民自主修缮等因素,导致旬阳县古民居部分垮塌、数量锐减。
    保护旬阳清代古民居,不但对古时地域文化的发掘有着实物的考证,还对秦巴地区历史变迁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的变化有着存留参印的作用;更具前景的是,在新时期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保护古民居对吸引各地游客、开发旅游资源有着重要的推进意义。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