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科技穿针引线 教授发表高见 专家果农面对面
庆城果业乾坤大
“走出杨凌看示范”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王平 
  庆城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中北部地带,古为禹贡雍州之地,既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平均海拔在1300米以上,属于黄土高原苹果的优生区。尽管苹果产业基础薄弱,但是百姓致富的主导产业还是依靠苹果栽植。 
  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加快和苹果市场价格的波动,要想老果园“焕发青春”,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运用一种高效栽培模式来替代现有的乔化栽培模式。 
  庆城县赤城乡赤城村64岁农民李喜恒,原来有400多棵树龄20年以上的乔化富士苹果树,由于作务技术等原因,成熟的果子要色没色,要个没个,一直卖不上好价钱。 
  自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给他传授了老果园“间伐”技术这项绝活后,他开始将以前每亩栽植的40多棵减少到17棵左右,令李喜恒没想到的是,果树不仅由弱转旺,而且产量和质量实现了双增。仅去年,亩产量由过去的2500多公斤增加到了3500多公斤,亩效益从以前的不足1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万多元,客户基本上是上门订购。这下使整个村子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2012年,庆城县在杨凌示范区的帮助下,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共识,很快在当地建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示范站。几年来,国家苹果产业体系岗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赵政阳和庆城县苹果试验示范站站长高华带领他们的团队,针对庆城苹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陕西白水、洛川等苹果试验示范站的成功经验,通过大力推广以“间伐”为主的乔化成龄果园改形修剪技术;旱地新品种矮砧密植建园技术;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果园“肥水膜”一体化综合管理等关键技术,同时为当地引进他们团队自主培育的“瑞阳”、“瑞雪”等一批新优品种,彻底使果农的传统观念以及作务技术发生了变革。
    庆城苹果试验示范站的专家们还帮助当地建立了县、乡、村果业发展的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利用实验示范站综合服务平台,积极为当地果业发展培养骨干人才。组建67名果业专职农民技术员队伍,对果农随即开展指导。以苹果大户、合作社以及相关涉农企业负责人为主,成立庆城苹果产业联合会。以村支书以及有经验的大户为主,成立旱地矮化密植苹果发展协会,带头抓管理、抓技术、抓营销。
    杨凌的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全方位的措施,推动庆城苹果产业全面升级,并在全国形成了特有的庆城现代苹果产业技术和管理体系。几年来,一大批苹果产、销领域的乡土人才脱颖而出,“庆城苹果”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金蛋蛋”。
    “庆城果业的发展模式,为我们整个甘肃地区的苹果产业持续发展树立了样板。随着苹果效益的提升,大大激发了当地及周边果农的种植积极性,以庆城县为基础,将现代果业技术已经推广到了整个庆阳地区。而且,庆城县累计栽植面积达到28.7万亩,经济效益已从2012年的2.4亿元增加到现在的4.8亿元,人均果品收入2014.5元,3.8万户果农从中受益。”庆城县果业局局长李林魁高兴地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庆城县新增矮化果园3.5万亩,改造乔化栽植3.2万亩;老果园间伐改造累计完成10万亩,矮化密植技术新建果园完成10万亩。预计到2020年山地乔化栽植发展到10万亩。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庆阳的优势特色产业,正在向优质化、高端化、品牌化的快车道扎实迈进。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