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一幅来自上峪口村的“清明上河图”
美丽陕西省界行采访团在韩城上峪口石门古道采访。
美丽陕西省界行在韩城上峪口采访,村党支部书记在签名。
古老的照壁,上面留着日军飞机扫射留下的弹孔。
美丽陕西省界行采访团在韩城上峪口村。
文/王思露 刘俊 徐晓晓 图/雷岗
80年前,老红军们离开瑞金,西进北上过黄河,到延安会师,这就是闻名中外、震惊世界的“长征”。
80年后,我们新一代农报人沿着108国道渭南段一路向北行走,发现那道“红线”已深深印在历史文化名城人民的心中。
7月14日,“美丽陕西省界行”采访团一行抵达韩城最古老而又幸福的村子——龙门镇上峪口村。
上峪口位于韩城市北25公里处,过去这里是黄河岸边的驿村要塞。商人们无论是把钢铁煤炭运往延安,还是把陶瓷运向韩城,都必须经过这里,这就是“雄关古道上峪口”。而那些从山西嫁到韩城,或是从韩城嫁往山西的姑娘们,天天都上演着现代人的“秦晋之好。”
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底蕴,上天几乎把他最宝贵的财富全部留给了这个村子。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上峪口能够坐拥历史与变迁、美食和文化、人气与产业的原因。
子弹雕刻的罪证
走到千年历史的上峪口村旁的石门古道上,连脚趾头都变得善于思考:究竟如何捧着沉重的心情,还能迈出轻盈的步伐,使得钟漏并歇的青石板不被踩疼。“多好的文物啊,不把这些青石板进行开发,实在太可惜了,在不破坏原生态的基础上,修补破损的地方”,许玉龙迫切地说。他不仅是上峪口村的文书,更是一位写满历史的老村民,每每踩在青石板上,许玉龙就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除了一块块青石板,上峪口还藏着一块古老的照壁。起初,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后来省文物旅游局的人闻名而来,考证后得出这是一块祥瑞照壁,始建于明末清初,
“出门见祥瑞,进门遇祥瑞,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许玉龙告诉大伙。
你见过子弹吗?准确地说,你摸过皮肉绽开的臂膀吗?战争年代,上峪口的墙壁上,随处可见子弹想要射穿胸膛的惨相。当年,日本军的飞机从山西飞过来,进行扫射,留下了这些弹孔,手放进去,不仅能准确的丈量弹孔的长度,还能触到想要反抗的滚烫。“它们都是日本侵华的铁证,是子弹雕刻的罪证!”许玉龙显得有些激动。
“都是听老人传说,当时村上有不少青年随队伍上了延安,走的就是村里的下河,经老桥、石门关北上。”顺着许玉龙指尖的方向,我仿佛看到满身泥土的壮士坚定前行。“这些后生多像老红军、老八路,他们杀敌上战场,战功赫赫,我们永不相忘。”
一碗韩城馄饨溢出的满足
上峪口这片古老的土地,如今养育着约1270口村民。妇女们心怀期待地手握擀面杖,旋转出属于她们的世界。汉子们有的进城打工,有的则只愿把汗水流入上峪口的土里。
上峪口支部书记宁英军介绍道,自2014年全市开展“四城联创”工作以来,上峪口一直把创建最美乡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全村修建了巷道、文化墙、游园、路灯等。对于未来的发展,宁英军表示,上峪口将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文明理念,开发“原生态景区建设、山地越野车赛场和传统古村落文化抢救恢复建设”三大项目。
沐浴着好政策的春风,村里人的小日子是有滋有味,村民们纷纷表示:“村里所有的村干部及领导都时刻牵挂着我们,我们特别知足”。
最值得一提的是老村北六巷张青芝一家。整端的客厅里,摆放的都是红木家具,茶几旁围坐着一家6口,他们正享用着张青芝花费数小时,用十几种食材烹饪的正宗“韩城馄饨”,而亲眼看着媳妇孙子将这一碗碗热腾腾的馄饨吞下肚,才是张青芝最满足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