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看略阳咋抓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
县长范卫民在县安监局局长李强(右一)陪同下检查汛期尾矿库安全。
记者 胡汉杰 通讯员 王刚
略阳县位于汉中市西缘,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县境内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现有非煤矿山企业42户,金属非金属矿山44座(地下开采矿山35座、露天开采矿山9座),尾矿库37座(二等库1座、三等库7座、四等库26座、五等库3座),均为山谷型尾矿库。截至目前,全县正常生产的企业12户,在运行尾矿库10座。
近年来,该县始终把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作为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中、省、市各项部署要求,从责任落实、监督检查、隐患治理、打非治违、培训教育和“三化”建设等方面着手,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勇于创新、防治并举,促使全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
抓责任落实,消除空挡盲区
从监管部门和企业两个层面,把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到岗到人。年初,县政府与各镇(街道办)、主管部门和企业逐一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汛前,就非煤矿山、特别是尾矿库防汛签订《防汛目标责任书》,层层靠实工作责任。
今年以来,该县结合开展的“两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清理工作,进一步梳理明确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夯实行业安全管理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原则,把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同步安排和整体推进,完善责任体系;完善执行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和“黑名单”制度,严格实行通报约谈、督办、考核、问责、“一票否决”等工作措施,推动责任层层落实,做到监管无空挡、无盲区。
抓机制建设,促进规范管理
规范机构建设。督促指导全县非煤矿山企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完善建立安全机构建设、配齐配强管理人员,达到“管理有队伍、监管有机制、履职有职权、机构有牌子、办公有场所、安全有经费、工作有装备等“八有”建设标准。
规范制度建设。督促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执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安全生产例会、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现场带班(下井)、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投入保障、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等“十项”关键性制度,并上墙公示。
规范操作规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行业标准,督促企业分工种建立并完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目前,全县非煤矿山重点企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均人手一册,做到了各个环节有规程、人人肩上有责任。
规范档案管理。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台账、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台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台账、劳动防护用品购置发放台账、安全装备设施维修管理台账、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台账、伤亡(险肇)事故台账、职工健康监护管理台账、出入井检身登记台账、风质风量检测台账和相关档案资料,并要求企业分项立卷、分类建档,使企业管有章法、做有流程、查有依据。
抓监督检查,强化隐患整治
高频次开展拉网式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检查不断档,隐患整治持续跟进。全面排查各类隐患,整治突出问题,对隐患整改不及时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改,必要时联合公安、电力等部门强制停供爆炸物品和生产用电,直至整改到位。对重大隐患实行县政府挂牌督办,销号管理。今年截至5月底,已开展非煤矿山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4次,专项检查2次,日常检查6次,专家会诊1次。
切实注重检查实效。在每次检查过程中坚决做到“两个联合”,即:“采取部门、乡镇联合执法检查;技术专家和执法人员同路联合检查”,确保查有问题,治有成效,坚持执行隐患排查奖励制度,各企业及下属施工队每年从安措费用中至少拿出3万元,用于奖励举报隐患的职工,调动职工全员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共同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抓培训教育,树立红线意识
针对全县矿山企业农民工居多,且文化层次较低,流动性大的实际,每年春节过后,该县安监局对企业都有“两个必须”的硬性要求:复产前必须经有关部门联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复产;必须组织所有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培训合格,实行挂牌上岗作业。
定期邀请技术专家对一些特殊工种进行现场操作技能培训,组织宣讲团,深入各镇、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讲,增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促使他们居安思危,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坚持对企业员工实行岗前全员培训、挂牌上岗制度,员工培训合格后,颁发其统一的岗前培训合格胸牌;完善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编制并逐步修订《安监人员工作手册》,实行安全监管“痕迹管理”。在以往总结提炼尾矿库安全管理“口诀”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进行修改完善,增强实用性,不断提高尾矿工操作技能和水平;通过不断抓措施创新,提高监管水平。G
记者 胡汉杰 通讯员 王刚
略阳县位于汉中市西缘,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县境内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现有非煤矿山企业42户,金属非金属矿山44座(地下开采矿山35座、露天开采矿山9座),尾矿库37座(二等库1座、三等库7座、四等库26座、五等库3座),均为山谷型尾矿库。截至目前,全县正常生产的企业12户,在运行尾矿库10座。
近年来,该县始终把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作为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中、省、市各项部署要求,从责任落实、监督检查、隐患治理、打非治违、培训教育和“三化”建设等方面着手,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勇于创新、防治并举,促使全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
抓责任落实,消除空挡盲区
从监管部门和企业两个层面,把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到岗到人。年初,县政府与各镇(街道办)、主管部门和企业逐一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汛前,就非煤矿山、特别是尾矿库防汛签订《防汛目标责任书》,层层靠实工作责任。
今年以来,该县结合开展的“两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清理工作,进一步梳理明确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夯实行业安全管理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原则,把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同步安排和整体推进,完善责任体系;完善执行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和“黑名单”制度,严格实行通报约谈、督办、考核、问责、“一票否决”等工作措施,推动责任层层落实,做到监管无空挡、无盲区。
抓机制建设,促进规范管理
规范机构建设。督促指导全县非煤矿山企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完善建立安全机构建设、配齐配强管理人员,达到“管理有队伍、监管有机制、履职有职权、机构有牌子、办公有场所、安全有经费、工作有装备等“八有”建设标准。
规范制度建设。督促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执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安全生产例会、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现场带班(下井)、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投入保障、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等“十项”关键性制度,并上墙公示。
规范操作规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行业标准,督促企业分工种建立并完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目前,全县非煤矿山重点企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均人手一册,做到了各个环节有规程、人人肩上有责任。
规范档案管理。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台账、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台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台账、劳动防护用品购置发放台账、安全装备设施维修管理台账、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台账、伤亡(险肇)事故台账、职工健康监护管理台账、出入井检身登记台账、风质风量检测台账和相关档案资料,并要求企业分项立卷、分类建档,使企业管有章法、做有流程、查有依据。
抓监督检查,强化隐患整治
高频次开展拉网式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检查不断档,隐患整治持续跟进。全面排查各类隐患,整治突出问题,对隐患整改不及时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改,必要时联合公安、电力等部门强制停供爆炸物品和生产用电,直至整改到位。对重大隐患实行县政府挂牌督办,销号管理。今年截至5月底,已开展非煤矿山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4次,专项检查2次,日常检查6次,专家会诊1次。
切实注重检查实效。在每次检查过程中坚决做到“两个联合”,即:“采取部门、乡镇联合执法检查;技术专家和执法人员同路联合检查”,确保查有问题,治有成效,坚持执行隐患排查奖励制度,各企业及下属施工队每年从安措费用中至少拿出3万元,用于奖励举报隐患的职工,调动职工全员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共同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抓培训教育,树立红线意识
针对全县矿山企业农民工居多,且文化层次较低,流动性大的实际,每年春节过后,该县安监局对企业都有“两个必须”的硬性要求:复产前必须经有关部门联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复产;必须组织所有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培训合格,实行挂牌上岗作业。
定期邀请技术专家对一些特殊工种进行现场操作技能培训,组织宣讲团,深入各镇、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讲,增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促使他们居安思危,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坚持对企业员工实行岗前全员培训、挂牌上岗制度,员工培训合格后,颁发其统一的岗前培训合格胸牌;完善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编制并逐步修订《安监人员工作手册》,实行安全监管“痕迹管理”。在以往总结提炼尾矿库安全管理“口诀”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进行修改完善,增强实用性,不断提高尾矿工操作技能和水平;通过不断抓措施创新,提高监管水平。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