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夏夜听蛙村作家


三原 张忠文
门前隔路有一条小溪,溪水静静地顺着公路淌过。一排排路灯斑斓多彩,映在溪水里,将小溪辉染成一条五光十色的彩带。在一个急转弯处,有着一片不大不高盈盈密密的芦苇园,绿得赏心悦目,仿佛是漂浮在小溪上的一团团仙光灵气,似乎把人的五脏六腑滋润得干干净净,那般的绿,那般的嫩。
当月芽儿刚刚挂上树梢、开启夏夜帷幕的时候,便有一阵阵隐隐约约的蛙声传过来。于是,我与妻子早早吃过晚餐,急火火洗一个热水澡,拿上一把蒲扇,挪两张竹躺椅,抱上壶茶水来到楼顶高高阳台上,避暑纳凉,悠悠然地照例开始品茶听蛙声了。
蛙声由近及远,时隐时现,只要专心致志听起来,悦耳极了,像是歌唱团在歌唱。细听起来,有合唱,也有领唱,还有伴奏。突然,一辆轿车穿疾而过,蛙声嘎然而止,周围死一般寂静,稍有三五分钟之后,便有一只领头蛙又开始领唱,随之歌唱团便跟着唱起来。就这样,循环往复,直至深夜。
听着听着,妻子突然发笑,我便问其何故,她说:蛙也是有灵性的,蛙鸣固然好听,但也得随周围环境变而变,周边环境好了,蛙声悦耳、萦绕于心,周边环境孬了,蛙声迅速而至,夜空静悄悄。听着妻子口白,我抽着香烟,望着夜空,不时点头默认,竖起拇指夸赞。
故乡就有一条清清的小河,弯弯曲曲的河边也有这样绿油油的芦苇园。儿时,我们一群群调皮的小孩子每每从河边走过,伸手拨动那芦苇,水里就不时发出“澎”的响声,几只青蛙突然跃出水面,蹦向另一端,带出的水珠常常溅到脸上,逗得孩子们异口同声发出了笑声。就这样,一路拨动芦苇,一路欣然地看着那蛙跳,一路玩耍,童声似铃铛脆响。这些当然是孩提时的乐趣与童性了。
我知道,青蛙是潜伏在那嫩绿绿的芦苇之中的。当黄昏和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总能感觉出蛙声的美妙与动听,那自然是种田人时的心境和感悟。蛙声源于仲春,初时显得寥寥几声,鸣于河畔田垅。至立夏以后,且亮且裂;再至小满,便满耳蛙声如鼓,夜与蛙争闹黑夜,争分夺秒,你追我赶。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蛙声便是愈加悦耳,划破夜的静谧,时隐时现。可到了秋夜,气温逐渐变凉,蛙声便慢慢地消声若迹了。
难得门前有这样一条小溪,滋润出了这动听美妙的蛙声,让我细细地聆听,慢慢地品味。悠然间,我感觉出了伴随蛙声的韵味,很有节奏感。走近河畔,走近麦田,走近稻穗、走近玉米地、走近晶露的黄昏,只顾在那一片蛙声、一片庄稼的田垄深处恣意徜徉,无意中忘却了烦恼、忧愁、功名利禄和人世纷争,也忘却了这条笔直柏油马路上车辆的喧嚣和夏夜逼人的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