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夏天插秧


安康 李永明
伴随着“快黄快割”的鸟叫声,陕南地区迎来了龙口夺食的季节,节令不等人,麦子收割完,就得赶紧插秧了,人们忙得连轴转。
夏插时农人们都争着要放头道水,与其千梨万耙不如早插秧苗。放水时上流下接,地处灌区的采取轮灌续灌的方式,地处上游的田地优先放水插秧,没在灌区的水田还要抽水灌溉,家有深水机井的抽水灌溉,整个渠道站满人。人们还得守水护水,不让一滴水流入外人田,轮灌时下游村民组织精壮劳力上渠道守水,白天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守水人冒着高温沿渠道巡查,遇到漏水跑水的地方用石头泥块堵住漏洞,全身湿透也全然不顾。
晚上放水时,手电筒一照,蚊虫密密麻麻飞来,直往脖子眼睛里钻,叮咬着人又疼又痒。晚上偷水的人多,稍不留意就有人偷偷挖个出水口,水就流到上游的田地里,守水时不敢懈怠,一趟一趟地来回跑,还得忍饥挨饿。到了后半夜,人就疲惫不堪,便躺在渠道边打盹儿,几个人互相轮换巡查防止外人偷水。当水流入下游田地时,男女老少兴高采烈,把田坎夯了又夯,砸得瓷实,减少人为耗水现象。
水到田里就赶牛犁地,前面的人施肥,后面的人捞浪渣,平整凹凸不平的泥块。天麻麻亮就召集人拔芽子插秧,水田里人头攒动,插秧声不绝于耳,形成一道农耕年华的田野美景。家属们把蒸好的包子馒头送到田间地头,插一道秧上岸后,急匆匆吃些早饭又蹚进田里继续插。没有劳力的雇请人插秧,还得好烟好酒招待。当每家每户插完秧,农人们才惬意地喝起来,把生活的重负抛到九霄云外。
秧苗插到田里一周后,田里的水吸收蒸发掉,还得及时补水,有条件的抽水灌溉,无条件的等老天下雨灌溉。大部分靠渠道灌溉,依然排水守水。夏插期间,遇到丰水季节,旱象才会被解除,农人们才能睡个囫囵觉。喜看稻菽千层浪,沉甸甸的谷穗上凝结了农人们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