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住进百姓心里的干部
——记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共产党员、国家电网干部张雷威
    通讯员 张伟 吴长宏 王世华 本报记者 王缠卫
    16年来,张雷威志愿做党的扶贫先锋,风雨无阻,奔波于黄土高坡,奔波在榆林6县区的沟沟峁峁,不辞辛苦地为当地群众摆脱贫困谋思路、立志气、争资金、定项目。凭着一股执拗劲儿,干出了一番扶贫事业。2014年,张雷威被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
    到贫困地区结“穷亲”
    从2000年开始,张雷威担任榆林市驻村扶贫干部。初到神木县神木镇芹菜沟村没几天,村民就问:“老张,你准备住多久,也是应付一下就走吧?”“不走,我是共产党员,不能改变村里贫穷落后面貌,就是失职。”这是张雷威第一次驻村扶贫。在此后的16年间,他谨守此诺。
    很快,老乡们就发现这个扶贫干部不一样,村口废弃学校里的三间瓦房有他的铺盖卷,自己刷墙,换玻璃,桌子上油盐酱醋整齐排列。有一次做饭,撒落几粒米,正蹲下拣,被村党支部书记解兰兰碰见:“那几颗米,咱老农民都是脚一搓就过去了,你还捡起来吃?”张雷威说:“浪费了可惜。”这件事开后,大家觉得,张雷威连几粒米都不浪费,这个“亲戚”结得。
    16年后,当我们向张雷威求证这段往事时,他精神矍铄地说:“做扶贫工作,即使天上下刀子也要去!把村民当做自己的亲人,这是党组织赋予我们每一个扶贫干部的政治使命。”
    驻村期间,张雷威为芹菜沟村架设电力线路400多米,购买各类书籍400余册,带领群众种植优良牧草60多亩,购买小尾寒羊36只,引进良种猪、秦川牛等,逐渐把芹菜沟发展为有名的专业养殖村。?
    “老张熟悉农村工作快、适应能力强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心里惦记着困难群众,不嫌贫爱富,我们村结上了好‘亲戚’。”65岁的村民解礼兴自豪地回忆。现在,农民致富的思路变了、收入多了,村子也转变为脱贫致富的“样板村”。
    找准“病根”开对“药方”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吴堡县下山畔村红枣远近闻名,却受制于取水困难,产业起不来,群众收入底。水的问题解决不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就难以实现。
    必须先解决缺水难题。张雷威联系资金修建了15口集雨水窖。如今,下山畔村每年稳定产枣37.5万公斤,当初修的水窖起了大作用。
    那年,张雷威下乡时,不慎一脚踩空,造成脚骨三处骨折,打了石膏才27天,他惦记薛下村的饮水工程,就瞒着家人,偷偷出院了。由于耽误了治疗,现在脚上落下了残疾。
    老伴尚翠霞不解地问这到底图个啥?“图啥?这么多年来,不少人都问过我同样的问题。作为党的扶贫干部,我就信仰共产党,唯愿更多的人主张党的信仰,践行党的宗旨,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唯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舍此,别无所图。”张雷威如是说,如是做。
    按着精准扶贫要求去做,张雷威先后帮扶2000多户群众脱贫致富,写下6大本50多万字的扶贫笔记。村容村貌变美了,群众笑容多了,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张扶贫”。谈起扶贫事业,张雷威总是那样兴致勃勃,激动不已。他坚信,全面实现小康,困难群众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而说到艰辛,他又是那样轻松和自然。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从“输血”变“造血”
  谁家穷?为啥穷?这事搞不清扶贫难开展。2013年以来,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米脂县史家坬村迎来崭新的发展面貌。张雷威驻村后,不搞“大水漫灌”坚持精准识别。提出“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做到帮扶谁?帮什么?怎么帮?有目标的带动困难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增加收入。“以前种两亩地玉米一年能收入两千多元,现在养羊不到一年就有46只了,卖10只,就能收入1万多元。”说起变化,冯有飞满脸都是幸福,等到来年,牛羊的繁殖数量多了,羊肉、牛肉、羊绒、羊羔都能卖钱。 
  2015年5月,张雷威带着七里庙村李永斌、李长占两兄弟远赴山西,参观几家香菇种植厂。当看到两个农民管理的两个大棚,年收入10余万元后,兄弟俩感触颇深。 
  一路上,张雷威为大家管吃管住,开支1600余元,同事想不通:“凭什么他们种香菇发财,我们给垫钱?”在张雷威看来,这正是提升“造血”扶贫能力,让他们牵头成立蘑菇种植合作社,扶持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养殖种植等项目。他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扶贫工作是责任、是对党的一片爱心。”16年来,张雷威正是秉承这样的信条,一次次走进了榆林的沟沟峁峁,尽着一位扶贫干部的本分,尽着一名共产党员国家电网好干部的职责。 
  如今,张雷威退休了。“这么多年,我摸索到了一条帮村民脱贫致富的好门道,不能在半路撂挑子。”张雷威说,自己还要像以前那样为群众脱贫致富奔跑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