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省要将农村情况摸得更彻底
本报记者 崔福红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民还种地吗?地都有哪些人在种?地里都种了些啥?怎么样种?面积有多大?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陕西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陕西总队党组书记、总队队长孙法臣和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农业普查办主任王云林。他们表示通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这一些问题都将会找到准确的答案。
本报记者:王主任你好?我省第三次农业普查,和前两次普查有哪些区别?
农业普查办主任王运林:今年的第三次农业普查将会更加细致和确切,以往的普查是采用传统的形式,普查的数据由村上报县上,县上报市上,市上报省上。种植面积都是有人工造册登记,普查人员入户调查。比如山上有多少棵树,都要由普查人员去数,这样工作量大,还有的地方悬崖峭壁,普查人员上不去,所以普查的结果不是很准确。
今年普查,我省首次采用了遥感测量暨无人驾驶飞机进行测量。克服了有些地方普查人员到不了的情况。第一次普查是1996年,我们普查主要看农民生活改善了没有?种地效益提高了吗?第二次普查是2006年,普查时看农民生活发展了吗?水平提高了吗?农村面貌是否改变等问题。今年是全国农业第三次普查,我们将普查,农民还在种地吗?也就是说生产要素谁在经营,是留守农民,还是土地流转后企业种植。我们要普查哪些主体在农村、农村还留有多少人、还有多少人会走出农村,他们走出农村去干啥?种地的人有哪些、怎么样种、种的怎么样?这些人到了2020年能不能达到小康生活等一系列的问题将通过第三次农业普查全部找到答案。
本报记者:孙队长你好?这次我省为了加大普查力度,要把农村情况摸得更加清楚。你们做了那些前期准备工作?
陕西总队队长孙法臣:陕西总队承担着陕西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调查工作,准确反映我省粮食生产形势,为我省粮食安全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使我们的主要职责之一。目前,陕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遥感测量试点培训会议已于2015年年底在宝鸡扶风顺利召开。通过试点,陕西调查总队明确了任务目标,了解了工作流程,检验了工作方案并锻炼和培训了一批调查骨干。为加强领导,陕西调查总队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工作领导小组也于近日正式成立。领导小组成员由各农业处及各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业务工作、数据处理及宣传、后勤保障三个工作组。与此同时,经费申请也正有序进行。除国家下发部分经费和设备外,还需省政府配套经费支持,经费预算、申请已报省财政厅,目前正在审批中。
本报记者:我省既然采取卫星遥感测量?为什么还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的培训。这样会不会耽误普查工作?
陕西总队队长孙法臣:由于陕西地形地貌多样,秦岭山脉横穿全省,陕北高原沟壑纵横,全省山区面积较大,约有10~20%地区常年多云,卫星影像缺失,需要应用无人飞机技术补充调查。鉴于多年来农作物播种面积对地调查等业务一直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利用这次农业普查,总队决定培养一批自己的无人机驾驶员,不仅充分保障农普工作高质量完成,同时也为今后对地的调查,重大灾情快速反应等业务工作打好人才基础。这次总队从全省选拔了23名同志参加首批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班。他们从繁忙的工作中脱产培训20多天后,将投入工作中。
我省从2016年4月启动遥感测量秋冬播。春播调查是滴测量工作,6月完成夏收作物面积遥感测量工作;7月完成秋收作物遥感实地测量工作;11月完成全年遥感测量。2017年开始入农家户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