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健康陕西”稳步前行
  开局亮点

  通讯员 周垚 本报记者 王缠卫

  日前,记者从省卫计委获悉,全省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150元提高到500元,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由39.9%降到34.1%。我省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健康陕西”建设的新目标、新方向,到“十三五”人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和全国较高水平,一个富裕和谐美丽的“健康陕西”正在稳步前行。 
  医疗机构床位全国第七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247个,其中医院977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20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949个,其他机构119个,拥有卫生人员336288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52611名,床位数208317张。我省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5.52张,职业(助理)医生2.03名,注册护士2.58名,分别名列全国第7位、第18位和第5位。 
  2005年至目前,我省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年均增长14.12%,住院人数年均增长14%。全省病床使用率逐年上升、平均住院日在缩小,分别为78.68%和9.2天。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为14.8/10万,婴儿死亡率6.8/10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85/1000,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卫生计生事业投入翻番 
  “十二五”期间,我省卫生计生事业5年累计投入1300亿元,是“十一五”的2.2倍,同时新增卫生计生机构1515所,增长1.72%;床位数达到19.94万张,增长40%;专业技术人员增加6.8万,增长34.5%;总诊疗人次达1.75亿,增长81%,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群众就医环境显著改善。 
  在过去的5年里,全省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150元提高到5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经费补助标准由21.5元增加到40元。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由39.9%降到34.1%。人均期望寿命增长1岁,达到75.7岁,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百姓健康指标水平将提高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推出一系列新的措施来继续维持全省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届时,健康陕西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人口发展更加均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基本解决,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和全国较高水平,为我省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和健康保障。同时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卫生县城全覆盖,80%以上县城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1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期间全省还要新建1所省级传染病院,改扩建1所肿瘤医院、1所精神病院、1所康复医院、1所老年病院,并规划建设西北医疗科研中心,新建20个国家级和100个省级重点临床专科,建成10个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10个住院医师规划培训基地;县级医院能够全面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全省卫生计生人员总量达到36.5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5人、注册护士达到3.18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达到0.85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3.5人以上,每万名居民至少有2名全科医生,每千人口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助理)达到0.5人,其中,省、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分别达到每万常住人口0.15人、0.35人、1.25人,综合监督机构人员每万常住人口不少于1人,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数每10万常住人口不低于2.8人。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