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年,是一条流淌的河
元宵节——火神游街。
拜年。
祭灶。
贴春联。
扫房子。
守岁。
文/张升阳 画/林宏霞
春节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节目。春节从除夕夜到正月十五,几乎达半月之久。过年时的那些事儿,至今回味起来一股悠悠的、浓浓的乡愁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响炮时新衣着了个窟窿;偷吃供在祖先牌位的枣儿、核桃,让妈妈逮了个正着;吵吵嚷嚷,打打闹闹争着长辈给的“压岁钱”……好不热闹。折回头来年尾的那些事儿既忙碌又烦碎,常常遭长辈的训斥。然而,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乐滋滋的,有时活干好了,还得到两颗只有过年才准吃的“洋糖”(即水果糖)奖励。
送灶神。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神上天的日子。每当二十三日晚供造神时,不仅要献核桃、枣儿、柿饼、糖瓜,还要放上一些冥币作灶神的“盘缠”——路费。这里特别要提的是这个糖瓜,关中人把它叫粘牙的糖瓜。意思是,灶神吃了糖瓜到了天庭把嘴粘住,少说,或不说这个家里做出的错事、坏事、甚至缺德事;也在警示那些欺乡霸里、为富不仁,作奸犯科的恶人,举头三尺有神灵,人在做,天在看,你小心点!至今日这一习俗仍不衰减,有人在供案上写出自己的心愿、企盼致富、和谐、平安的夙愿。
扫房舍。腊月二十四是扫房舍的日子,关中人叫“扫屋里”,“送穷”。平日再忙,也要把年过好,送了灶神年一天就近一天了,首先是把屋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为过年准备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一年没扫过的顶棚要扫,破损的安补,炕上的围墙该换的换,改补贴的补贴,那些年画都得揭下来,桌椅板凳,插屏镜子也得齐齐擦拭。待到该扫的、该擦的、该洗的都弄完了——被褥单子早在前几天太阳好的日子都浆洗完了,而且也都缝好烫平展了,这才请出“轴子”——列祖列宗的画影,拂去浮尘,在太阳底下晒上一袋烟工夫,然后卷起来,置于高阁,以便除夕请神。最后一道工序扯窗棂上的纸,将窗后边的旧痕迹轻轻刮下来,换上洁白的新纸。讲究的人家这时不贴窗花,一定要等到年三十,同贴对联、响鞭炮一同进行。
贴对联、门神。对联也叫对子、春联,是由辟邪物演变来的。古时人们认为鬼怕桃木,所以人们把桃木削或剑挂在门首,或制成圆珠戴在颈上、手腕上。五代时,蜀国君主孟昶。在除夕令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写字,他没看中辛寅逊写的字,自己就在桃符板上写上:“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从而产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副对联。贴春联的习俗到了明代开始普及,由官宦人家渐入寻常百姓家,内容是多方面的吉祥语。时至今日,对联的内容更为丰富,有歌颂祖国翻天覆地大变化的,有歌颂党的好领导、好政策国富民强的,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欢庆气氛。
贴门神。贴门神同贴对联一样辟邪镇邪。门神起源较早,最初以门本身为“门神”,汉代以后出现了人格化的门神。到了唐代,李世民为感谢秦琼和尉迟敬德在他夺取政权时付出的汗马功劳,令画师画了二人的像,挂于门旁,后来就演变成今天的门神。也许大家不会忘记,在电影、歌剧《白毛女》中,喜儿在除夕扎红头绳时有这么一段歌词:“门神,门神……大鬼小鬼……甭进来……”就足以显示贴门神这一民俗多么深入人心,它寄托了多少人们盼望平安、幸福的朴素感情。
守岁。除夕之夜,热炕上放一张炕桌,点上一盏油灯,放些瓜子、花生、枣儿、核桃、糖呀什么的,或话收成丰,或话儿女成长的历程,或有摸纸牌、打麻将,玩扑克。过了半夜,放鞭炮,给娃发压岁钱,直到黎明,谓之守岁。守岁有许多活动。比如年夜饭,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主妇们在包饺子时,往饺子里包一枚铜钱,端到饭桌上后,反复叮咛,“吃时要小心,谁把钱吃出来,谁就福大命大,谁就发财。”大人们无所谓小心咀嚼,生怕卡在喉咙眼;娃娃们在这个人碗里搅一下,在那个人碗里咬一口,不吃到铜钱誓不罢休,常惹起大人们一阵温情的责怪。
拜年。春节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拜年。拜年有两种:一种是向诸路神仙、列祖列宗拜。另一种是向健在的长辈拜年。拜年的高潮在初一,佛晓时分,就煮好饺子,全家人很快用过,家中的大小男丁都去祠堂祭祖,尔后依然是小辈拜长辈,同辈互相作揖致礼,互助新年快乐。然后或三五成群,或互相预约到年老体衰的长辈家中拜年。再下来就是拜亲戚,七姑八姨多是按约好的日子,至于朋友就更灵活机动了。如今进入信息化年代群发一条过年的祝词,QQ圈互相调侃……省了时间,少跑了路,多了亲情友情,省了繁文缛节,何乐不为呢!
年味悠长。年,就是一条流淌着的河。
拜年。
祭灶。
贴春联。
扫房子。
守岁。
文/张升阳 画/林宏霞
春节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节目。春节从除夕夜到正月十五,几乎达半月之久。过年时的那些事儿,至今回味起来一股悠悠的、浓浓的乡愁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响炮时新衣着了个窟窿;偷吃供在祖先牌位的枣儿、核桃,让妈妈逮了个正着;吵吵嚷嚷,打打闹闹争着长辈给的“压岁钱”……好不热闹。折回头来年尾的那些事儿既忙碌又烦碎,常常遭长辈的训斥。然而,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乐滋滋的,有时活干好了,还得到两颗只有过年才准吃的“洋糖”(即水果糖)奖励。
送灶神。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神上天的日子。每当二十三日晚供造神时,不仅要献核桃、枣儿、柿饼、糖瓜,还要放上一些冥币作灶神的“盘缠”——路费。这里特别要提的是这个糖瓜,关中人把它叫粘牙的糖瓜。意思是,灶神吃了糖瓜到了天庭把嘴粘住,少说,或不说这个家里做出的错事、坏事、甚至缺德事;也在警示那些欺乡霸里、为富不仁,作奸犯科的恶人,举头三尺有神灵,人在做,天在看,你小心点!至今日这一习俗仍不衰减,有人在供案上写出自己的心愿、企盼致富、和谐、平安的夙愿。
扫房舍。腊月二十四是扫房舍的日子,关中人叫“扫屋里”,“送穷”。平日再忙,也要把年过好,送了灶神年一天就近一天了,首先是把屋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为过年准备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一年没扫过的顶棚要扫,破损的安补,炕上的围墙该换的换,改补贴的补贴,那些年画都得揭下来,桌椅板凳,插屏镜子也得齐齐擦拭。待到该扫的、该擦的、该洗的都弄完了——被褥单子早在前几天太阳好的日子都浆洗完了,而且也都缝好烫平展了,这才请出“轴子”——列祖列宗的画影,拂去浮尘,在太阳底下晒上一袋烟工夫,然后卷起来,置于高阁,以便除夕请神。最后一道工序扯窗棂上的纸,将窗后边的旧痕迹轻轻刮下来,换上洁白的新纸。讲究的人家这时不贴窗花,一定要等到年三十,同贴对联、响鞭炮一同进行。
贴对联、门神。对联也叫对子、春联,是由辟邪物演变来的。古时人们认为鬼怕桃木,所以人们把桃木削或剑挂在门首,或制成圆珠戴在颈上、手腕上。五代时,蜀国君主孟昶。在除夕令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写字,他没看中辛寅逊写的字,自己就在桃符板上写上:“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从而产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副对联。贴春联的习俗到了明代开始普及,由官宦人家渐入寻常百姓家,内容是多方面的吉祥语。时至今日,对联的内容更为丰富,有歌颂祖国翻天覆地大变化的,有歌颂党的好领导、好政策国富民强的,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欢庆气氛。
贴门神。贴门神同贴对联一样辟邪镇邪。门神起源较早,最初以门本身为“门神”,汉代以后出现了人格化的门神。到了唐代,李世民为感谢秦琼和尉迟敬德在他夺取政权时付出的汗马功劳,令画师画了二人的像,挂于门旁,后来就演变成今天的门神。也许大家不会忘记,在电影、歌剧《白毛女》中,喜儿在除夕扎红头绳时有这么一段歌词:“门神,门神……大鬼小鬼……甭进来……”就足以显示贴门神这一民俗多么深入人心,它寄托了多少人们盼望平安、幸福的朴素感情。
守岁。除夕之夜,热炕上放一张炕桌,点上一盏油灯,放些瓜子、花生、枣儿、核桃、糖呀什么的,或话收成丰,或话儿女成长的历程,或有摸纸牌、打麻将,玩扑克。过了半夜,放鞭炮,给娃发压岁钱,直到黎明,谓之守岁。守岁有许多活动。比如年夜饭,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主妇们在包饺子时,往饺子里包一枚铜钱,端到饭桌上后,反复叮咛,“吃时要小心,谁把钱吃出来,谁就福大命大,谁就发财。”大人们无所谓小心咀嚼,生怕卡在喉咙眼;娃娃们在这个人碗里搅一下,在那个人碗里咬一口,不吃到铜钱誓不罢休,常惹起大人们一阵温情的责怪。
拜年。春节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拜年。拜年有两种:一种是向诸路神仙、列祖列宗拜。另一种是向健在的长辈拜年。拜年的高潮在初一,佛晓时分,就煮好饺子,全家人很快用过,家中的大小男丁都去祠堂祭祖,尔后依然是小辈拜长辈,同辈互相作揖致礼,互助新年快乐。然后或三五成群,或互相预约到年老体衰的长辈家中拜年。再下来就是拜亲戚,七姑八姨多是按约好的日子,至于朋友就更灵活机动了。如今进入信息化年代群发一条过年的祝词,QQ圈互相调侃……省了时间,少跑了路,多了亲情友情,省了繁文缛节,何乐不为呢!
年味悠长。年,就是一条流淌着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