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不让一人掉队伍
宜君县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咬定目标不放松 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报记者 陈强 通讯员 田晓鹏 周培生

    12月22日,宜君县尧生镇杨柳塬村民胡炳耀,跟村里贫困户一道,走进百亩苹果园基地。“社员”们看到树苗儿蓬蓬勃勃,听说挂果后每人每年能收入10000元以上,心里又是激动又是欢喜。
    这个位于洛河西岸的小山村,2011年底人均纯收入仅为3198元,2014年底达到6730元,增长2倍多。入村的山道变成了崭新的水泥路,改造后的民居更显渭北农家风情……两年时间,杨柳塬村处处焕发“年轻的活力”。和杨柳塬村一样,洛河西岸贫困带上的群众都收获了扶贫带来的实惠。“精准扶贫”在包括杨柳塬村的61个贫困村扎实推进,全县5746户18035口贫困人口,将在2018年底整体脱贫,不让一个人掉队伍。
    近年来,宜君从县域实际出发,全力推进洛河西岸贫困带扶贫攻坚,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五大工程(整村推进、移民搬迁、产业扶持、能力建设、联户扶贫),落实十项精准扶贫措施,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数千贫困户每户一策。对丧失劳动能力的570户1263人,兜底保障“全覆盖”;有劳动能力的5176户扶贫对象,培育产业“强支撑”;对贫困家庭孩子,突出教育培训“拔穷根”;对生存条件差、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对象,实行易地搬迁“挪穷窝”。
    不等不靠,苦战持久
    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宜君县将扶贫户按照致贫原因、扶贫缺什么进行细化分类,找出扶贫户具体的致贫原因。全县61个贫困村,有贫困户5746户18035人,扶贫户中缺技术3251户、缺资金880户、因病1609户……
    村民张正乾建了一家肉牛养殖场,因为缺技术少资金,一直没有见效。今年,村干部专门请来农技部门的专家,为他开“小灶”。宜君县“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备受推崇,干部进村入户摸到贫困根源,给出解决实际问题、寻找出路的措施,为“精准扶贫”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扶贫干部按图索骥,因地制宜,因户施策。
    建档立卡,分门别类
    “我们家的扶贫方案也是干部们精准设计的。目前建苹果园4亩,在县扶贫办的帮助下,明年最少达到6亩。”丁吉海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样就达到了县上提出的“两人一亩园,温饱就不愁;一人一亩园,生活就无忧;一人两亩园,日子乐悠悠”的目标了。除此之外,让丁吉海最高兴的是自家的土坯窑列入了危房改造计划中,马上就要拆掉建新的砖混房了。
    雷塬办事处雷塬村的张亚强2012年因发生车祸,致其残疾,为了治疗病痛,债台高筑,家庭陷入困境。今年初,按照县上精准扶贫的要求,将其纳入贫困户,落实政府兜底保障,使其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如何培养造血功能?宜君的“农广校”是张“王牌”。“村里的很多人都参加了农广校,有的学习玉米种植,有的学习果树修剪,学到了技术让我们干起事来心里有了底。”帮扶越来越具体,措施越来越到位,村民们喜上心头。
    攥指成拳,精雕细刻
    去年以来,在推进洛河西岸贫困带帮扶工作中,宜君县共修建水泥路9.4公里,硬化巷道6.9公里,实施了杨柳塬、梨洼坪村人饮及灌溉项目,为7个村实施危房改造63户,为5个村配送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68台,实施土地治理310亩,设计造林面积5718亩,新建苹果园2496亩,扶持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206户。全年共完成投资1445万元,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意愿和精气神空前高涨。
    如今,精准扶贫的宜君县,干部帮扶覆盖所有贫困村、贫困户;注重探索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扶贫有效方式,社会扶贫亮点纷呈;一项项具体且细致的帮扶工作措施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