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扎紧惠农补贴审核的“篱笆”
  本报记者 张忠德
    近期,媒体连续曝出一些地方在粮食补贴、扶贫、低保、残疾补贴等惠农领域的多起违规案例,其共同特点是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违规抵扣、超出政策规定范围发放、骗取补贴资金等,其中不乏财政供养人员、村组干部。这种欺上瞒下的舞弊行为,虽说与基层“作风不严不实的问题”有关,但症结还是没有扎紧补贴对象审核的“篱笆”。
    审核,意即审查核定,也就是检查、分析、核对有关情况。从制度层面来看,惠农补贴都有一套严密的审核和审批程序,比如扶贫补助、残疾人补贴、低保等,其确定程序基本都是:本人申请、村组评议(初审)、乡镇审核、张榜公示,最后由县(市区)主管部门审批。涉及村、镇、县三级审核审批盖章,如果其中任何一级能在审核链条上严把关口,就不可能让冒领补贴这种事发生。然而,在不少地方,具有承上启下审核职责的乡镇政府,却对此流于形式,粗枝大叶,他们往往只要见到村级鉴有意见、盖有公章,便一审而过,不去认真核查各村组上报的受补对象和数量,对各村村干部的数据统计和申报几乎没有监督;而县(市区)主管部门在审批时,更是高高在上,依葫芦画瓢,疏于下行抽查。正是这种只“审”不“核”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才使近年惠农补贴领域违规案例屡屡发生。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乡镇干部只要到群众中去多问几个人,就清楚该受补对象是不是真的,每个受补对象都经过调查核实后,相信一些想蒙混过关的人就会现出原形;干部多跑一步路,就离“真相”近一步。好政策如果不能惠及需要的人,扶助济难的初衷就会成为空谈。
    违规套取和占用惠农补贴的诸多事件,虽然暴露执行政策中的操作不规范、监督不到位,但关键问题还是表现在审核链条上的集体“失守”。因此,审核不能走形式,制度不能当摆设;必须扎紧审核审批“篱笆”,堵塞“走私”漏洞;同时,给惠农补贴上一道“防火墙”,对那些审核不精准、把关不严实的部门和干部要严厉问责,尤其是在惩处力度上不光只念“紧箍咒”,更要抡起“金箍棒”,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