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我们对三秦大地说
请看旬阳县新型经营主体如何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旬阳县冬青狮头柑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产品——无公害狮头柑狮头柑。。
    天正酿造公司生产的康硒老陈醋。

    南黑山畜禽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绿壳蛋。

    旬阳县金茂生态拐枣酒。

    南黑山畜禽专业合作社开发的祝尔康牌腊肉干。

    隆科生态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富硒大米。

    旬阳县委书记梁涛在桐木镇魔芋产业基地调研。

    彭红梅
    阳县抢抓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以“两新”互动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该县按照“产业抓园区、园区抓主体、围绕主体培育职业农民”的思路,把现代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业人员优先作为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培育认定初级职业农民609人、中级15人、高级7人,引导新型职业农民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良性互动、共同提升,助推现代农业建设快速推进。健兴魔芋、明文油桐等4家公司被认定为省级龙头企业,兴农种鸡场、新森林中药材等10家公司被认定为市级龙头企业;仕翔生猪养殖、隆科生态种植等3个合作社被命名为国家级示范社,宏发魔芋、天佑水产养殖等9个合作社被命名为省级示范社,全县224个合作社吸纳社员9800户、1.6万人.创办家庭农场43家,其中9家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场、21家被认定为市<级示范场,省级示范场总数在全市排名第一。
    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健全,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产品深加工持续推进,陕南首个油用牡丹加工厂在吕河建成,双河隆科、构元庆丰等3个粮油加工企业顺利投产,太极缘、天正酿造公司建成拐枣深加工生产线。品牌打造卓有成效,6个企业完成商标注册,4个企业通过无公害产品、产地双认证,祝尔慷、康硒被认定为全省著名商标,鑫绿林牌土鸡蛋在第二十一届杨凌农高会上荣获后稷奖,健兴魔芋、新森林中药材出口创汇,农超对接、“互联网+”营销模式迅速推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企业+园区+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下,川道地区发展循环农业、中高山发展山林经济、河沟库溏发展现代渔业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助推全县粮油生产实现“十一”连增,被省农业厅确定为“陕西省生猪大县”,蔬菜、魔芋种植面积连年稳定在10万亩、5.8万亩以上,命名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2个。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旬阳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全力打造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的目标和要求,县农业局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作为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计划用五年时间培育职业农民5000人,创建县级以上园区40个,实现省级以上示范社、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总数分别达到达到20个、30个、200个以上,倾力培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强力引擎。
    该县桐圆种植专业合作社携手飞跃工贸有限公司于2013年元月成立,是一家集魔芋产品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芋种繁育、种植指导、订单收购、深度加工、产业经营为一身的魔芋生物科技产业链企业。
    该县吕河冬青狮头柑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为引领,坚持“以畜养沼,以沼养果,以果养园”的生态循环发展之路,推动狮头柑产业稳步发展,不仅获得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安康名果等荣誉称号,还成功注册了“冬青村”商标,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产品双认证。2014年,全村狮头柑栽植面积达1280亩,占耕地总面积98%;从事狮头柑产业农户数210户,占总户数的98%;狮头柑销售收入1315万元,占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1644万元的80%;狮头柑人均纯收入达10440元,占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051元的80%。当年,冬青村继被命名为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2015年又被命名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该县金茂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12月,以无公害农产品的研发与加工,以及包装销售。目前主要生产品牌项目为无勾兑手工拐枣酒,以拐枣为主要原料,通过科学配方,健康独到加工,自然发酵形成,环保工艺蒸馏制作流程等国内首家果香型营养白酒,已正式通过国家卫生厅备案,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质量安全认证。
    该县隆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于2010年10月建设。依托“旬阳县隆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和“猪、沼、园”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着力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繁育、绿化苗木、农产品加工及特色养殖业。打造成“果蔬园艺、立体种养、特色养殖、优质食用菌、农产品加工销售、休闲度假”六大产业板块,被旬阳县列为循环农业精品示范园,还被安康市命名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013年又被省级命名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该县天正酿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自主研发的“富硒野生拐枣醋”系列产品.先后荣获陕西省著名商标,陕西省富硒产品,是本报金口牌企业联盟成员。
    该县南黑山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8月注册成立,合作社年带动养殖户620户,解决就业1500人次,年饲养量达60万只,实现产值3800万元,户均收入1.2万元以上,开发的祝尔康商标是陕西省著名商标,先后荣获“陕西省百强示范合作社”,“科普示范基地”,“陕西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安康市科技局授予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