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一位抗战老兵的情怀
李世居 朱丹 报道
    陈运昌老人举起拐杖,模仿步枪,向我们演示了当年开枪打日本鬼子的情景。

    “中条山,高又高,铁样坚,钢样牢,飞机轰不动,大炮打不倒。敌人死守扁山路,丢下了枪炮知多少,知多少……”8月25日,今年已经99岁的大荔县双泉镇西泉村抗战老人陈运昌给笔者唱起当年参加中条山战役唱的歌谣。令人难以相信,陈运昌老人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尽管老人年岁已大、耳背、腿脚不便,说话不太伶俐清楚,但善于健谈的老人,滔滔不绝地讲起抗战的往事,至今记忆犹新。
    在陈运昌老人的家里,从中原油田退休回来的二儿子陈喜明给笔者讲述了老人的过去。据他讲,1935年抗战时期,他的爷爷陈志坚居住在陕北的洛川做生意,曾多次暗中为陕北红军和地下党秘密做过不少事,结识了不少延安抗战志士,他的父亲也是从那时慢慢受到爷爷抗日革命思想的影响和熏陶,决心投入抗日救国的行列。在1935年西安事变时期,陈运昌老人那年年仅18岁,就从西安入伍,参加了杨虎城部队17师99团2营5连,后改为4059团,从陕西韩城步行过黄河进入山西,参加了中条山战役,浴血奋战,拼命死守。在激烈的战斗中,陈运昌所在的2营在战斗中,浴血奋战,全营牺牲了大部分战友,最后仅剩一班的战士与敌人狠狠战斗,确保了阵地。 
    在抗战中,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陈运昌这样的战士,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才将不可一世,妄言三个月占领中国的日本侵略者拒阻于潼关以外,使其进入关中掠占西北的梦想胎死腹中。在战斗中,陈运昌的脚、手、胯骨等部位多次负伤。随后,陈运昌被调往云南,进入炮兵补充30团,在部队因好学而当过图书管理员,后进入炮兵学校由美国教官培训后,跟随部队跋山涉水,前往缅甸,参加了对日开战,一年后日本投降,陈运昌在1949年共和国成立前夕,从云南回到原籍劳动至今。
    据了解,如今已99岁的陈运昌老人由于腿脚有病不便站立、加之耳聋,生活不能自理,但在6个孝顺儿女的精心照顾下,享受着天伦之乐和党和政府的关怀。在采访快结束时,老人举起拐杖,模仿开步枪的动作,向我们演示了当年开枪打日本鬼子的情景,最后和小重孙子共同举起颤抖的右手,向我们行军礼进行告别,这就是一位抗战老兵的情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