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母亲的珍藏


母亲的珍藏,只有我和妻子知道。但多年来,我们都不曾向谁说起过。前几天,儿子不知怎么知道了,缠着奶奶非要看看不可。在儿子的心中,奶奶的珍藏肯定是金银钻戒之类的宝贝。经不住孙子的恳求,母亲一边唠叨着“不是啥金疙瘩银疙瘩”,一边在褥子下面摸出了钥匙,开了墙旮旯的柜,取出一个长方形的木盒子。儿子好奇地抢过木盒子,却看到几件从未见过的东西,我望了一眼木盒子——其实我早就知道,里面放着三件东西:一根纺线车上的锭子,一把织布梭子和一个线拐子。
说起纺线车和织布机,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几乎家家都有。现在年轻人不认识这些物件毫不奇怪。这三件东西,在母亲的记忆里,每件东西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
小时,我们姐弟身上的衣服,都是母亲纺线织布做成的。那时,妇女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在家纺线织布。她们纺线都有伴当,不是你在我家,就是我在你家,两三个人在一起,边纺线边拉家常,这样就没了睡意,有时不知不觉纺到了深夜。对门云俠婶子和母亲年龄相当,纺线时常把纺线车子端到我家,和母亲一起纺线。
一天晚上,时间尚早,母亲纺的正起劲,突然锭子断了。母亲心疼地叹了一声,停了纺线。云俠婶子马上起来对母亲说:“我家还有一个新锭子。”说着,她就迅速回去了。不一会儿,她拿了一个用油纸包着的新锭子来了,帮母亲装在了纺线车子上。母亲重新坐下,两辆纺线车子“呜呜”又欢快地响了起来。第二天,母亲拿着钱要给云俠婶子,云俠婶子说啥也不要。她说:“我在你家一纺就是半夜,点灯耗的油不是钱?”母亲说:“我一个人纺还不是照样熬油。”从这以后,母亲和云俠婶子的情谊一直持续到如今。
说起线拐子,那是我五岁的时候,母亲的线拐子放在炕头,我偷偷拿到院子里,把线拐子斜搭在台阶上当桥过。结果一脚踩下去,线拐子从中间断了,我也跌倒了。母亲听到响声,急忙从灶房出来,见我弄坏了线拐子,就在我屁股上打了几下,十分生气地说:“你弄坏了线拐子,叫我拿啥拐线呀?”我的哭声,母亲的训斥声,被门外路过的刘爷爷听到了。他从门外进来问母亲咋回事,母亲拿着两截断了的线拐子让刘爷爷看。刘爷爷一看就明白了,随即说:“这么小的事,打娃干啥?一顿饭的工夫,我给你做个新的拿来。”刘爷爷说着走出了门。
弄坏了线拐子,我自知错了就踅到灶房,帮母亲拉风箱做饭。饭做熟的时候,刘爷爷兴致勃勃拿着新做的线拐子来了。母亲叫他吃饭,他转身就走,拦也拦不住……母亲激动地讲述着,最后摸出了光滑的梭子,深有感触地说,这是五保户冯奶奶给她的。母亲一生心地善良,常怜恤周济孤寡老人,尤其对冯奶奶,做些好吃的就端过去。冯奶奶得病期间,母亲更是三天两头去看望。在冯奶奶出殡那天,母亲悲痛欲绝。
很长时间,这三件东西和母亲相依为伴。后来虽不再纺线织布了,但母亲舍不得丢弃,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对它们十分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