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陕西日报情系耀州区
书画名家文化扶贫受欢迎
    本报记者 姚骏骊 朱栋 实习记者 王思露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7月10日,由陕西日报传媒集团机关党委书记、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主席陈五季牵头组织、携手新闻书画家协会、国家老龄委信息中心书画研究院的艺术家及新闻工作者共40余人驱车来到了铜川市耀州区小坵镇移村,开展了意义深远的“文化扶贫”活动。
    耀州区小坵镇移村,是陕西日报传媒集团的定点对口扶贫村。两年来,陕报集团扶真贫、真扶贫,使移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创新扶贫模式,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这次,特组织省内新闻书画名家下乡义务创作。省新闻书画家协会特别顾问李少波、新闻书画家协会副主席马师雄为代表的22位名师大家和新华网、人民网、《陕西日报》、陕西传媒网、陕西农村网、《三秦都市报》、西安电视台及本报等12家媒体,在陈五季及著名演员宋建华的陪同下,走访慰问贫困户,为捐赠活动助力。
    李少波:我们都是您的亲人
    慰问组一行40余人首先来到移村,先后走访了4组赵润生和2组席凤琴两家贫困户。
    据了解,赵润生今年55岁,全家5口人都指望他在照金煤矿挖煤艰难维持生活。记者看到,其大儿子左手重度残疾,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一台电视,两个破旧的沙发,一个热水壶加上一张硬板床,像是村里的标配,在不到15平方米的平房里,躺在床上的二儿子则显得十分憔悴。记者了解到,他患有高位截瘫,常年卧床服药,生活不能自理。看到躺在那里的二儿子,赵润生的妻子不禁用手擦拭着眼泪,“我们总是给老二说不要怕,大家都会帮助你,心里都惦记着你。”演员宋建华说:“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席凤琴已经84岁高龄,两个女儿均未出嫁,两个儿子在外打工。何稳定副院长将两桶油、两袋大米等慰问品和慰问金递到了老人的手中。李少波对老人说:“好好生活,老人家!我们都是您的亲人,都在关心您,党和政府不会扔下你们不管的!”
    书画义赠宣传小丘
    慰问活动结束后,广大艺术家赶赴移村广场,参加“走进小丘、宣传小丘、文化惠民”书画义赠活动。
    整场活动由宋建华主持,陈五季、何稳定副院长、本报副总编辑姚骏骊及铜川市、耀州区的有关领导、小丘镇党委书记张凌宇等分别发表致辞,并对开展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表示了美好的祝愿。致辞结束后,20余位书画家现场挥毫泼墨、题字作画,把整场活动推向了高潮。记者也对著名的新闻书画家协会特别顾问李少波老师进行了采访,他告诉记者,“每次参加扶贫活动心里总是沉甸甸的,如今一部分人的确先富起来了,那么剩下的这部分人该怎么办,我觉得我们有义务拉他们一把。”活动现场,李老师题字10幅。
    活动的最后,由陈书记、企业家及知名书画家向区、镇、村赠送书画作品,本报副总编辑姚骏骊创作的“小村大梦”也在赠送之列并合影留念。
    红色照金承载历史记忆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随后,大家前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最后,他们还看望了健在的93岁的张文杰和91岁的潘西顺两位老红军,并给他们送去了书画作品和慰问金。
    两位耄耋老人思维清晰、精神钁烁、健康乐观。大家一一握手、纷纷合影,给山沟里红色照金的农家小院送去祝福、送去笑声、送去欢乐。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