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多业生态撬动多彩贵州
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林拥抱中的纳灰村。
编者按:“七一”前夕,本报记者跟随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采访团来到贵州,开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走进贵州”主题采访活动,并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农业分论坛会议,所到之处,记者感受到的都是产业与生态的有机融合,人与生态的和谐相处。今天,本报以“多业生态撬动多彩贵州”为题向广大读者展示一个不一样的贵州。
6月里贵州格外引人瞩目。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端午节前赴贵州调研,紧接着贵州省又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使得这里极具人气。
贵州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地貌,山地和丘陵占92.5%,土地和生态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种植和养殖的多样性。近年来,贵州省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断推动“三农”工作多元化发展,努力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端午节刚过,记者便随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采访团来到贵州,开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走进贵州”主题采访活动,并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农业分论坛会议。6月23日,经历了几天多云阵雨天气的贵州,让一踏入这片热土的采访团成员,切实感受到一个“爽爽的贵阳”。
小薏仁成就大产业
6月24日一大早,采访团从贵阳市出发,前往黔西南州兴仁县调研。
“生态贵州,名不虚传!”车辆一路前行,记者一路不由地赞叹。公路两侧,无论是峭壁悬崖,还是喀斯特山地间矗立的一个个锥状山峰,都满是茂密的丛林。蓝田白云,奇山秀水,浓浓绿意,无不令人心旷神怡。一路的风光,让人深感绿色是多彩贵州的主色调。
大巴车行驶在高速公路,向西南挺近。经过四小时的行程,中午时分采访团来到兴仁县薏仁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
薏仁属于小杂粮,又称薏米、六谷米等,由于其极高的食药价值,被誉为“天下第一米”。兴仁县有土地面积1785平方公里、人口54.2万人,种植薏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今年全县薏仁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占全州种植面积的60%。
传统农业咋就快速发展为现代产业?兴仁县城南街道办主任陈品炽抛砖引玉。他说,2013年7月,县政府引进了贵州泛亚薏仁米有限公司在城南建设薏仁生态城项目,涉及薏仁种植、深加工、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等产业,创造了一、二、三产耦合发展的全新模式。项目占地680亩,建成后将成为薏仁产业提质升级的全新载体。
兴仁县把薏仁定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中国薏仁生态经济区,这是兴仁县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和独一无二的加工优势催生出来的新业态。“兴仁县具有全国最大的薏仁加工能力。”兴仁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国辉自豪地说。
目前,全县总计有薏仁加工企业400余家,其中示范园就有14家,省外乃至越南、泰国等国外的薏仁也进入兴仁县加工。2014年全县加工各类薏仁41万吨,产值为16.3亿元。同时,兴仁县按照抱团发展、信息共享的思路,引导11家企业联合成立贵州薏仁集团,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股,进一步夯实产业富民、发展壮大的基础。
现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兴仁县与10余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发出薏仁谷维素、精油等16种薏仁产品。
此外,兴仁县薏仁品牌也日渐成熟。兴仁县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薏仁米之乡”称号,“兴仁薏仁米”地理商标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并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兴仁薏仁米”中国驰名商标也正在申报。
成熟的销售网络和经营模式让兴仁薏仁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去年全县销售薏仁16万吨,占全球同行业市场份额的70%以上。
“下一步,兴仁县为薏仁产业发展制定了两大目标,”周国辉进一步介绍,“一是培育全省第一家薏仁产业上市公司,二是取得全球薏仁市场的定价权。”
未来的兴仁县将以组团式、集约化、自然态的方式布置薏仁生态产业园、文化温泉酒店、薏品田园小镇和高原健康养生公园等四大项目,建成独具主题特色的中国生态文明样板田,绘出一幅“山水相依、产城相融、农旅相生、景田相望”的生态文明新画卷。
看晴隆畜牧创模式
6月25日上午,采访团来到黔西南州晴隆县晴隆山草场了解山地扶贫及种草养羊情况。大巴车穿过晴隆县城,向南缓慢行走在山间公路,不多久盘旋来到晴隆山上。远处重峦叠嶂,云雾缭绕,近处牧草茵茵,碧波荡漾,著名的抗战公路“晴隆二十四拐”犹如游蛇蜿蜒在苍翠山谷中。采访团所到之处,一万多亩草场郁郁葱葱。
近距离透视晴隆,让我们对其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晴隆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有1327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山地及丘陵占95.3%;有33.7万人口,人均耕地仅0.77亩。
曾经的晴隆生态恶劣,70%的土地已经或正在石漠化。上世纪90年代,这里被认为是全国最贫困的县。
“2001年,国务院扶贫办把晴隆县作为种草养羊科技扶贫试点县,并把这里作为联系点。”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副主任刘树军介绍。自此,晴隆县通过中心+基地+农户的模式组织农户养羊,以草地畜牧业科技扶贫、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为载体,以波尔山羊、杜泊绵羊纯种繁殖和优质杂交肉羊生产为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条岩溶山区种草养畜与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相结合的路子,破解了生态脆弱地区农村贫困与生态退化恶性循环的魔咒。
国务院扶贫办两次在晴隆县召开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现场会,将晴隆种草养羊带动农民致富的经验总结为“晴隆模式”,要求在全国推广。
发展至今,晴隆县累计注入草地畜牧业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人工种植牧草48万亩,改良草地38万亩,带动1.68万户农户、6万多人种草养羊。2014年全县羊子存栏53万余只,养殖户户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全县75%以上人口脱贫。
随着时代的进步,晴隆县也不断创新,促进“晴隆模式”升级换代。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从最初的“基地带动”等模式发展到现在最成熟的“贷款贴息”模式,利益联结机制由最初的草地中心与农户“产权共享,利润分成”转变为政府帮助农户贷款养羊、资助建舍种草,实现了农户从拥有部分产权到拥有全部产权的转变。
“晴隆模式”创始人、晴隆县政协副主席、县草地畜牧中心主任张大权认为:“晴隆模式”在饲草体系、良种体系、服务体系、加工体系和畜牧园区建设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就拿看似寻常的牧草来说,晴隆县吸收新西兰最先进的人工草地种植管理技术,筛选出适合当地环境的11种牧草,建立了9万亩不同海拔和土壤酸碱度条件下的牧草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组建了草业技术团队。
在羊肉加工方面,晴隆县引进的海权羊肉加工厂年屠宰能力可达120万只,是国内肉羊加工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加工厂。该厂总投资2.03亿元,一期项目生产法式羊排、羊肉卷、速冻分割肉、肉串肉片肉丸等系列产品;二期生产速冻水饺和早餐肠等低温肉食品;三期进行羊骨羊血加工和生物肥料制造。这一项目的引进促使晴隆县羊产业进一步升级。
虽然采访短暂,可记者深感“晴隆模式”不愧为我国石漠化山区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与草地畜牧业相结合的典范,它在扶贫工作中形成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理念,让现代生态畜牧业取代了造成水土流失的落后山区农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习主席到访花茂村
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因习近平总书记在端午节前到访而备受关注,总书记在此感慨:“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6月26日中午,采访团来到了美丽如画、令人神往的花茂村。我们循着习大大的足迹,看智能温控大棚,进土特产服务中心,访“红色之家”农家乐,寻手工制陶工坊;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习大大到访后留下的喜悦与火热,以及花茂村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花茂村原名荒茅田,意指贫困荒芜,后改名花茂,寓意枝繁叶茂。全村有耕地5531亩,辖26个村民组,有1345户、4568人,设1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近年来该村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实施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目标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引导村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
步入花茂村,最惹眼的当数青砖黛瓦相间、白墙红窗映衬的一座座独院小楼;房前屋后成片的格桑花丛里,偶尔留有的土墙木房蕴藏着古朴与眷恋;穿过一座小桥,一眼望不到边的巨型温棚犹如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吸引着人们蜂拥而至。
位于花茂村的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由山东寿光九丰集团投资建设。提起10天前总书记的来访,园区综合处副处长姚洪焱依然兴奋不已。他一边介绍园区的情况,一边不时提起总书记参观时的情景。
姚洪焱说,农业园区计划投资2.6亿元,整体分为300亩核心示范园、周边700亩露地果蔬栽培示范区和5万亩露地果蔬种植辐射带动区。目前已建成大棚15万平方米,其中1.3万平方米的智能温控大棚是国内最大单体大棚。在大棚里,他特意介绍了总书记触摸过的一盆“碰碰香”。
“现在有77位村民在这里上班,其中4人来自贫困户。全部建成后,仅核心区可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带动2.6万农户。”姚洪焱信心十足。
现在园区正在探索企业、农民抱团,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及农民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的方式,与农户一起构建利益共同体。今后,农业园区会变成农业公园和旅游景区,传统农民将变成新型职业农民和现代产业工人。
“我到这里来,主要就是看中你们对农民的带动作用。大棚不错,希望继续努力。”总书记临别这句赠言,九丰公司总经理苏培军铭记在心。
除了九丰公司,花茂村去年还引进了赢实和燎原公司发展高效农业,三家公司共流转土地1800余亩,有效带动村民转变观念、调整产业、增收致富。
周成军是花茂村党总支书,在总书记来村里考察时全程陪同讲解。这次,他领着采访团走了同样的路径。
花茂村因处于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区而更具旅游潜力,这里紧邻红军长征时期召开的苟坝会议会址,十多年的美丽乡村建设让这里的乡村旅游逐步发展起来。去年10月在枫香镇召开的遵义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今年1月央视心连心艺术团在花茂村慰问演出,都助推了花茂村乡村旅游的快速升温。
眼看着游客多起来,花茂村干部想增加一些特产,于去年引进了藤编工艺,当年实现产值24万元。记者注意到,在总书记看过的藤编专业户家里,几位妇女正在忙着编织。
土陶工艺是花茂村从清朝光绪年间传承下来特色技艺,属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民母先才是第四代土陶工艺传人,他家开办着村里唯一一家土陶工艺作坊,据说过去茅台酒厂曾用这里制作的陶罐盛酒。
“习大大来视察,和我握了两次手,听我讲解了十几分钟。”说起当时的场景,母先才依然激动。总书记不仅仔细观看了土陶工艺制品,还购买了两个陶罐,让随行人员付款20元。
总书记这次视察,对母先才的鼓舞很大。他说,今后要进一步挖掘、提炼陶艺文化,打造集旅游休闲和陶艺展示为一体的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
开办“红色之家”农家乐的王治强,这天家里异常热闹。原来是他家忙着准备第二天娶媳妇,另外也有许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自从总书记到他家做客后,来花茂村游玩的客人,常到他家让其讲述当天的情景。
过去王治强一直在外打工,他家6口人,2个孩子上学,家庭年收入6万元。去年,王治强看到了家乡的变化所蕴藏的商机,回乡翻修房屋创办农家乐,并流转了15亩土地和山林,在田里种提子,在林里养土鸡,年收入30多万元。
目前花茂村共开办42家旅馆、10家农家乐和10个服务店。自6月16日以来10天时间里,包含一个端午节,花茂村来游客3多万人,来车5000多辆,毗邻的苟坝村和土坝村也挤满了游客,使村级道路一度拥堵。
现在的花茂村已经实现了田园风光、红色文化、陶艺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48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7.62%。
“四在农家”全面推广
以“富、学、乐、美”为目标的“四在农家”建设,2001年起源于遵义市余庆县,后来逐步在全省推广。贵州省不断丰富其内涵,充分挖掘当地各种资源,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品牌模式。6月24日、25日,采访团分别考察了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办下纳灰村和安顺市龙宫镇桃子村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下纳灰村是一个被万峰林环抱的布依族村寨。万峰林是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地质景观,两万多座山峰摩肩接踵,蔚然成林。
布依族又被称作“水稻民族”,“纳”在布依语里即是“水田”。纳灰村的田坝,以漏斗状的八卦田最为奇特。漏斗由地下河水对石灰岩溶蚀后形成,村民按照漏斗中心形成的同心圆耕种田坝,形同道家的八卦。这些漏斗下雨时可以排水,干旱时可以抽水浇灌。
在村头一棵千年古榕树前,村委会主任刘泽伦被40余名记者围追采访,有点儿应接不暇。他介绍,下纳灰村有村民2813人,耕地1710亩,其中水田1020亩。村里的主导产业为乡村旅游、水稻和油菜种植。
近年来,下纳灰村依托紧邻万峰林风景区的独特地理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古朴村寨民族风情特色旅游产业。特别是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纳灰村欢度春节后,又给当地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011年贵州省第六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下纳灰村被确定为对外开放的旅游村寨。2013年2月,首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在黔西南州举行,万峰林的奇丽风光吸引了各界人士炽热的目光。这一年,纳灰村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知名度高了,游客也多了”。村委会主任刘泽伦介绍,现在全村有客栈37家、农家乐28家、旅游商店50家。每到周末或重要节假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去年全村人均收入10200元,其中旅游收入占到40%。
万峰林景区每年门票收入2000万元,从今年开始,45%的股份归景区9个行政村所有。“下一步,村委会将把这部分作为集体收入,引进油菜子加工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刘泽伦信心满满地说。
25日下午,采访团来到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龙宫镇桃子村。走进桃子村,一排青砖白墙的檐式三层小楼倚于山间,一池碧水荷花沁人心脾,一座拱形石桥与栈道相连。
桃子村处于龙宫旅游景区核心区域,全村有总人口1778人,总耕地面积4000亩。
在村前小广场,村委会主任胡起鸿操着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接受采访。他说,过去村庄是脏乱的,房子是破旧的,道路是泥泞的,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仅4300元,去年人均收入达到10146元,这些变化都是因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大力创建。
2012年,桃子村被列为安顺市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累计整合各类资金2.25亿元,新修进村大道、生态停车场、山体公园、景观荷花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同时给房屋穿衣戴帽,以村民自建的方式,整治老旧房屋。
有了美丽的村庄,还得有良好的产业。村委会带动村民流转土地3000亩,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设了1000亩高效农业种植园,种植特色蔬菜;栽植了1200亩精品果树,产业化、规模化种植初步形成。同时村里依托龙宫景区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开办了26家乡村旅馆。
围绕产业调整,桃子村引进了杭州华龄集团,该企业将投资8亿元,在村里开发建设“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量身打造一个智能化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综合体。
在参观过程中,一片茂密的美人蕉引起了记者的兴趣。胡起鸿说:“这就是生态污水处理系统的人工湿地。这片美人蕉下面的水全是我们村的生活污水,村民家的污水通过管道收集进入沉沙池,经过沉淀和酸碱设备处理净化后再排入这片湿地。可以说,是我们的生活污水在供养着这片美人蕉。看,它们长得多么茂盛!”
现在的桃子村,被评为贵州省农家文化家园和省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寨”。
下纳灰村和桃子村的巨大变化都得益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大力创建,两村的发展不过是贵州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
为确保“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活动持续开展,贵州省决定从2013年到2017年,每年投入不少于300亿元资金,力争到2017年创建点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2018年实现全覆盖。截至今年6月,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已有17600多个创建点,覆盖9900多个村,占全省行政村的55%,受益群众达1650多万人。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表示,贵州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典型案例。
“贵州省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业态、新热点。在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贵州省形成了优势突出的生态农产品区域带,在大力推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实践中取得了新成效,积累了新经验。”屈冬玉说。
我们相信,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多彩贵州,一定会早日步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编者按:“七一”前夕,本报记者跟随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采访团来到贵州,开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走进贵州”主题采访活动,并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农业分论坛会议,所到之处,记者感受到的都是产业与生态的有机融合,人与生态的和谐相处。今天,本报以“多业生态撬动多彩贵州”为题向广大读者展示一个不一样的贵州。
6月里贵州格外引人瞩目。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端午节前赴贵州调研,紧接着贵州省又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使得这里极具人气。
贵州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地貌,山地和丘陵占92.5%,土地和生态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种植和养殖的多样性。近年来,贵州省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断推动“三农”工作多元化发展,努力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端午节刚过,记者便随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采访团来到贵州,开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走进贵州”主题采访活动,并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农业分论坛会议。6月23日,经历了几天多云阵雨天气的贵州,让一踏入这片热土的采访团成员,切实感受到一个“爽爽的贵阳”。
小薏仁成就大产业
6月24日一大早,采访团从贵阳市出发,前往黔西南州兴仁县调研。
“生态贵州,名不虚传!”车辆一路前行,记者一路不由地赞叹。公路两侧,无论是峭壁悬崖,还是喀斯特山地间矗立的一个个锥状山峰,都满是茂密的丛林。蓝田白云,奇山秀水,浓浓绿意,无不令人心旷神怡。一路的风光,让人深感绿色是多彩贵州的主色调。
大巴车行驶在高速公路,向西南挺近。经过四小时的行程,中午时分采访团来到兴仁县薏仁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
薏仁属于小杂粮,又称薏米、六谷米等,由于其极高的食药价值,被誉为“天下第一米”。兴仁县有土地面积1785平方公里、人口54.2万人,种植薏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今年全县薏仁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占全州种植面积的60%。
传统农业咋就快速发展为现代产业?兴仁县城南街道办主任陈品炽抛砖引玉。他说,2013年7月,县政府引进了贵州泛亚薏仁米有限公司在城南建设薏仁生态城项目,涉及薏仁种植、深加工、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等产业,创造了一、二、三产耦合发展的全新模式。项目占地680亩,建成后将成为薏仁产业提质升级的全新载体。
兴仁县把薏仁定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中国薏仁生态经济区,这是兴仁县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和独一无二的加工优势催生出来的新业态。“兴仁县具有全国最大的薏仁加工能力。”兴仁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国辉自豪地说。
目前,全县总计有薏仁加工企业400余家,其中示范园就有14家,省外乃至越南、泰国等国外的薏仁也进入兴仁县加工。2014年全县加工各类薏仁41万吨,产值为16.3亿元。同时,兴仁县按照抱团发展、信息共享的思路,引导11家企业联合成立贵州薏仁集团,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股,进一步夯实产业富民、发展壮大的基础。
现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兴仁县与10余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发出薏仁谷维素、精油等16种薏仁产品。
此外,兴仁县薏仁品牌也日渐成熟。兴仁县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薏仁米之乡”称号,“兴仁薏仁米”地理商标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并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兴仁薏仁米”中国驰名商标也正在申报。
成熟的销售网络和经营模式让兴仁薏仁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去年全县销售薏仁16万吨,占全球同行业市场份额的70%以上。
“下一步,兴仁县为薏仁产业发展制定了两大目标,”周国辉进一步介绍,“一是培育全省第一家薏仁产业上市公司,二是取得全球薏仁市场的定价权。”
未来的兴仁县将以组团式、集约化、自然态的方式布置薏仁生态产业园、文化温泉酒店、薏品田园小镇和高原健康养生公园等四大项目,建成独具主题特色的中国生态文明样板田,绘出一幅“山水相依、产城相融、农旅相生、景田相望”的生态文明新画卷。
看晴隆畜牧创模式
6月25日上午,采访团来到黔西南州晴隆县晴隆山草场了解山地扶贫及种草养羊情况。大巴车穿过晴隆县城,向南缓慢行走在山间公路,不多久盘旋来到晴隆山上。远处重峦叠嶂,云雾缭绕,近处牧草茵茵,碧波荡漾,著名的抗战公路“晴隆二十四拐”犹如游蛇蜿蜒在苍翠山谷中。采访团所到之处,一万多亩草场郁郁葱葱。
近距离透视晴隆,让我们对其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晴隆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有1327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山地及丘陵占95.3%;有33.7万人口,人均耕地仅0.77亩。
曾经的晴隆生态恶劣,70%的土地已经或正在石漠化。上世纪90年代,这里被认为是全国最贫困的县。
“2001年,国务院扶贫办把晴隆县作为种草养羊科技扶贫试点县,并把这里作为联系点。”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副主任刘树军介绍。自此,晴隆县通过中心+基地+农户的模式组织农户养羊,以草地畜牧业科技扶贫、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为载体,以波尔山羊、杜泊绵羊纯种繁殖和优质杂交肉羊生产为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条岩溶山区种草养畜与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相结合的路子,破解了生态脆弱地区农村贫困与生态退化恶性循环的魔咒。
国务院扶贫办两次在晴隆县召开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现场会,将晴隆种草养羊带动农民致富的经验总结为“晴隆模式”,要求在全国推广。
发展至今,晴隆县累计注入草地畜牧业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人工种植牧草48万亩,改良草地38万亩,带动1.68万户农户、6万多人种草养羊。2014年全县羊子存栏53万余只,养殖户户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全县75%以上人口脱贫。
随着时代的进步,晴隆县也不断创新,促进“晴隆模式”升级换代。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从最初的“基地带动”等模式发展到现在最成熟的“贷款贴息”模式,利益联结机制由最初的草地中心与农户“产权共享,利润分成”转变为政府帮助农户贷款养羊、资助建舍种草,实现了农户从拥有部分产权到拥有全部产权的转变。
“晴隆模式”创始人、晴隆县政协副主席、县草地畜牧中心主任张大权认为:“晴隆模式”在饲草体系、良种体系、服务体系、加工体系和畜牧园区建设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就拿看似寻常的牧草来说,晴隆县吸收新西兰最先进的人工草地种植管理技术,筛选出适合当地环境的11种牧草,建立了9万亩不同海拔和土壤酸碱度条件下的牧草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组建了草业技术团队。
在羊肉加工方面,晴隆县引进的海权羊肉加工厂年屠宰能力可达120万只,是国内肉羊加工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加工厂。该厂总投资2.03亿元,一期项目生产法式羊排、羊肉卷、速冻分割肉、肉串肉片肉丸等系列产品;二期生产速冻水饺和早餐肠等低温肉食品;三期进行羊骨羊血加工和生物肥料制造。这一项目的引进促使晴隆县羊产业进一步升级。
虽然采访短暂,可记者深感“晴隆模式”不愧为我国石漠化山区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与草地畜牧业相结合的典范,它在扶贫工作中形成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理念,让现代生态畜牧业取代了造成水土流失的落后山区农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习主席到访花茂村
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因习近平总书记在端午节前到访而备受关注,总书记在此感慨:“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6月26日中午,采访团来到了美丽如画、令人神往的花茂村。我们循着习大大的足迹,看智能温控大棚,进土特产服务中心,访“红色之家”农家乐,寻手工制陶工坊;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习大大到访后留下的喜悦与火热,以及花茂村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花茂村原名荒茅田,意指贫困荒芜,后改名花茂,寓意枝繁叶茂。全村有耕地5531亩,辖26个村民组,有1345户、4568人,设1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近年来该村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实施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目标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引导村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
步入花茂村,最惹眼的当数青砖黛瓦相间、白墙红窗映衬的一座座独院小楼;房前屋后成片的格桑花丛里,偶尔留有的土墙木房蕴藏着古朴与眷恋;穿过一座小桥,一眼望不到边的巨型温棚犹如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吸引着人们蜂拥而至。
位于花茂村的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由山东寿光九丰集团投资建设。提起10天前总书记的来访,园区综合处副处长姚洪焱依然兴奋不已。他一边介绍园区的情况,一边不时提起总书记参观时的情景。
姚洪焱说,农业园区计划投资2.6亿元,整体分为300亩核心示范园、周边700亩露地果蔬栽培示范区和5万亩露地果蔬种植辐射带动区。目前已建成大棚15万平方米,其中1.3万平方米的智能温控大棚是国内最大单体大棚。在大棚里,他特意介绍了总书记触摸过的一盆“碰碰香”。
“现在有77位村民在这里上班,其中4人来自贫困户。全部建成后,仅核心区可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带动2.6万农户。”姚洪焱信心十足。
现在园区正在探索企业、农民抱团,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及农民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的方式,与农户一起构建利益共同体。今后,农业园区会变成农业公园和旅游景区,传统农民将变成新型职业农民和现代产业工人。
“我到这里来,主要就是看中你们对农民的带动作用。大棚不错,希望继续努力。”总书记临别这句赠言,九丰公司总经理苏培军铭记在心。
除了九丰公司,花茂村去年还引进了赢实和燎原公司发展高效农业,三家公司共流转土地1800余亩,有效带动村民转变观念、调整产业、增收致富。
周成军是花茂村党总支书,在总书记来村里考察时全程陪同讲解。这次,他领着采访团走了同样的路径。
花茂村因处于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区而更具旅游潜力,这里紧邻红军长征时期召开的苟坝会议会址,十多年的美丽乡村建设让这里的乡村旅游逐步发展起来。去年10月在枫香镇召开的遵义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今年1月央视心连心艺术团在花茂村慰问演出,都助推了花茂村乡村旅游的快速升温。
眼看着游客多起来,花茂村干部想增加一些特产,于去年引进了藤编工艺,当年实现产值24万元。记者注意到,在总书记看过的藤编专业户家里,几位妇女正在忙着编织。
土陶工艺是花茂村从清朝光绪年间传承下来特色技艺,属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民母先才是第四代土陶工艺传人,他家开办着村里唯一一家土陶工艺作坊,据说过去茅台酒厂曾用这里制作的陶罐盛酒。
“习大大来视察,和我握了两次手,听我讲解了十几分钟。”说起当时的场景,母先才依然激动。总书记不仅仔细观看了土陶工艺制品,还购买了两个陶罐,让随行人员付款20元。
总书记这次视察,对母先才的鼓舞很大。他说,今后要进一步挖掘、提炼陶艺文化,打造集旅游休闲和陶艺展示为一体的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
开办“红色之家”农家乐的王治强,这天家里异常热闹。原来是他家忙着准备第二天娶媳妇,另外也有许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自从总书记到他家做客后,来花茂村游玩的客人,常到他家让其讲述当天的情景。
过去王治强一直在外打工,他家6口人,2个孩子上学,家庭年收入6万元。去年,王治强看到了家乡的变化所蕴藏的商机,回乡翻修房屋创办农家乐,并流转了15亩土地和山林,在田里种提子,在林里养土鸡,年收入30多万元。
目前花茂村共开办42家旅馆、10家农家乐和10个服务店。自6月16日以来10天时间里,包含一个端午节,花茂村来游客3多万人,来车5000多辆,毗邻的苟坝村和土坝村也挤满了游客,使村级道路一度拥堵。
现在的花茂村已经实现了田园风光、红色文化、陶艺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48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7.62%。
“四在农家”全面推广
以“富、学、乐、美”为目标的“四在农家”建设,2001年起源于遵义市余庆县,后来逐步在全省推广。贵州省不断丰富其内涵,充分挖掘当地各种资源,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品牌模式。6月24日、25日,采访团分别考察了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办下纳灰村和安顺市龙宫镇桃子村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下纳灰村是一个被万峰林环抱的布依族村寨。万峰林是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地质景观,两万多座山峰摩肩接踵,蔚然成林。
布依族又被称作“水稻民族”,“纳”在布依语里即是“水田”。纳灰村的田坝,以漏斗状的八卦田最为奇特。漏斗由地下河水对石灰岩溶蚀后形成,村民按照漏斗中心形成的同心圆耕种田坝,形同道家的八卦。这些漏斗下雨时可以排水,干旱时可以抽水浇灌。
在村头一棵千年古榕树前,村委会主任刘泽伦被40余名记者围追采访,有点儿应接不暇。他介绍,下纳灰村有村民2813人,耕地1710亩,其中水田1020亩。村里的主导产业为乡村旅游、水稻和油菜种植。
近年来,下纳灰村依托紧邻万峰林风景区的独特地理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古朴村寨民族风情特色旅游产业。特别是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纳灰村欢度春节后,又给当地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011年贵州省第六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下纳灰村被确定为对外开放的旅游村寨。2013年2月,首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在黔西南州举行,万峰林的奇丽风光吸引了各界人士炽热的目光。这一年,纳灰村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知名度高了,游客也多了”。村委会主任刘泽伦介绍,现在全村有客栈37家、农家乐28家、旅游商店50家。每到周末或重要节假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去年全村人均收入10200元,其中旅游收入占到40%。
万峰林景区每年门票收入2000万元,从今年开始,45%的股份归景区9个行政村所有。“下一步,村委会将把这部分作为集体收入,引进油菜子加工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刘泽伦信心满满地说。
25日下午,采访团来到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龙宫镇桃子村。走进桃子村,一排青砖白墙的檐式三层小楼倚于山间,一池碧水荷花沁人心脾,一座拱形石桥与栈道相连。
桃子村处于龙宫旅游景区核心区域,全村有总人口1778人,总耕地面积4000亩。
在村前小广场,村委会主任胡起鸿操着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接受采访。他说,过去村庄是脏乱的,房子是破旧的,道路是泥泞的,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仅4300元,去年人均收入达到10146元,这些变化都是因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大力创建。
2012年,桃子村被列为安顺市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累计整合各类资金2.25亿元,新修进村大道、生态停车场、山体公园、景观荷花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同时给房屋穿衣戴帽,以村民自建的方式,整治老旧房屋。
有了美丽的村庄,还得有良好的产业。村委会带动村民流转土地3000亩,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设了1000亩高效农业种植园,种植特色蔬菜;栽植了1200亩精品果树,产业化、规模化种植初步形成。同时村里依托龙宫景区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开办了26家乡村旅馆。
围绕产业调整,桃子村引进了杭州华龄集团,该企业将投资8亿元,在村里开发建设“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量身打造一个智能化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综合体。
在参观过程中,一片茂密的美人蕉引起了记者的兴趣。胡起鸿说:“这就是生态污水处理系统的人工湿地。这片美人蕉下面的水全是我们村的生活污水,村民家的污水通过管道收集进入沉沙池,经过沉淀和酸碱设备处理净化后再排入这片湿地。可以说,是我们的生活污水在供养着这片美人蕉。看,它们长得多么茂盛!”
现在的桃子村,被评为贵州省农家文化家园和省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寨”。
下纳灰村和桃子村的巨大变化都得益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大力创建,两村的发展不过是贵州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
为确保“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活动持续开展,贵州省决定从2013年到2017年,每年投入不少于300亿元资金,力争到2017年创建点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2018年实现全覆盖。截至今年6月,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已有17600多个创建点,覆盖9900多个村,占全省行政村的55%,受益群众达1650多万人。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表示,贵州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典型案例。
“贵州省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业态、新热点。在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贵州省形成了优势突出的生态农产品区域带,在大力推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实践中取得了新成效,积累了新经验。”屈冬玉说。
我们相信,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多彩贵州,一定会早日步入生态文明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