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他的赔偿款何时拿到手?


本报记者 潘军泉 文/图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办东新村村民、残疾人郭新志的住宅和厂房,被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改办2010年5月在未签协议,强行拆迁后,至今5年过去了,原来企业所在的土地上已耸起了高高的大楼,而郭新志却没有拿到赔偿款和过渡费。
心酸人生他坚强走过
1957年出生的郭新志,在幼年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病,接着,他的父亲也去世了,真是“屋漏偏遇连阴雨”。
就在郭新志十五、六岁时,他不得不放弃了学业,主动挑起了家庭重担,自食其力,自己学艺,学修理,修电机、电器,用积攒的钱开了家五金厂。
2005年,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郭新志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由村主任亲自选址,把他的五金厂由村北迁到了新址。从此,一个占地3亩多的综合性加工厂在东新村诞生,郭新志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可谁能想到,郭新志的命运却因为他所在的东新村整村拆迁的事情,急速直转。
房子被拆他毫不知情
2010年5月的一天,西安市高新区城改办(现今称城改三办)的百名人员,在没有给东新村村民谈妥赔偿、未签协议的情况下,强行拆除了郭新志等七、八户村民的住房。据郭新志回忆,在东新村拆迁安排上,应按照“搬家——交钥匙——签协议——拆房”的程序,协商赔偿和安置诸事。但他突然接到电话,说房被强拆了。
从此,被拆村民便走上了漫漫上访维权路。5年多了,高新区城改办至今都没有给他发放过赔偿款和过渡费,现在一家五口人租房居住。郭新志数十次去高新区城改办讨说法,但都是无果而终。
承诺解决他一直期待
5月27日,记者一行来到西安市高新区城改三办了解情况。该办第三部工作人员介绍了相关情况。据他们讲,高新三办是2011年才成立的,郭新志所说住宅被强拆一事,他们不清楚。至于郭新志所说的赔偿一事,高新三办是依据评估报告来落实赔偿的,评估报告需要评估公司、高新三办和被拆迁人三方共同签字后,最终确定赔偿标准和金额。
但郭新志认为,给他家出具的评估报告,没有经他本人认可,也没有签字,因此仅拿着这份评估报告来谈赔偿,没有任何道理。
随后,郭新志和记者一起来到高新三办,未能见到三方协议签字的原始材料。而高新三办的工作人员却对记者说,你们不能看,郭新志什么时候想看都可以看。
不过,高新三办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正在积极想办法,积极约谈沟通,尽快解决这个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