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变化在眼前 喜悦在心间
——记发展中的南郑县协税镇
    团结奋进的上街村班子。
    协税社火文化主题广场。

    宋文彬 记者 胡汉杰
    协税镇地处县城以西2公里处,镇辖15个村,是南郑县蔬菜、粮油、生猪主产区及县城居民副食品主供基地。2014年12月获评“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殊荣。
    古镇协税展新颜
    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农业稳镇、非公强镇、文化名镇、旅游活镇”四大战略,培育支柱产业,推进民生改善,呈现出经济发展持续加快,各项工作协调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该镇先后在15个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和村级文化活动广场,2014年成立协税街社火协会,建起了3200多平方米的社火文化主题广场,加大了协税社火的保护、研究、挖掘、传承,有力地促进了协税文化的发展。
    该镇围绕优质粮油、生姜蔬菜、生猪养殖、苗木花卉四大重点产业,种植生姜1400亩,蔬菜5076亩,种植苗木花卉230亩,发展蓝梅栽培近100亩,生猪饲养量达到62505头,发展劳务经济,劳务输出创收1.278亿元。
    依托协税社火文化,加快了旅游经济发展。2014年完成旅游产业建设投资1782万元,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3430万元。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近两年,争取项目资金7000余万元,实施项目21个,改善了水、电、路、教育、文化设施条件,新修村级活动场所3个,建设移民安置区3个,安置移民256户,783人。
    喜看上街村新变化
    走进南郑县协税镇上街村,功能健全的村级活动场所,规划新颖、建筑布局合理的移民安置区,社火文化主题广场,一幢幢装饰一新的民居,琳琅满目商品的超市,使人感觉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和城市居民没有大的差别。
    积极引导村民加快经济发展增加收入。采取党员示范、能人引领、技能培训等方式,引导村民勤劳致富,增加收入。形成了以经商、运输、劳务输入为主的主导产业。全村个体经商户83户,从事运输业6户,劳务输出248人,引资200余万元建成集镇首家上规模超市,解决本村富余劳动力24名。2014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381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160万余元,先后投资63万元建成建筑面积9间300平方米、活动院场面积400余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投资59万元铺设人行道彩砖1000平方米、栽植主干道绿化树800株、安装太阳能路灯23盏,投资20万元安装自来水主管网860米,筹资15万元打通硬化了阻碍协税集镇交通的中街道路,投资8万元,建成前、后街部分下水道300米,协助镇政府建成协税社火文化主题广场和协税社火遗产陈列室。
    加快移民安置区建设。通过三年的努力,截止2014年,共接收安置移民116户,入住348人,入住率达100%,安置区的水、电、路、排污、广场、幼儿园、医院等设施一应俱全,已成为该村的一大亮点。
    村级活动场所功能齐全,办公设施齐备,远程教育资源整合到位,建有省A级档案室1个,2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室1个。该村于2011年成立“儿童爱心家园”,组建以大学生村官、镇村年青干部义工为主的爱心志愿者队伍,为全村31名留守儿童开展学业辅导、文娱和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2012年6月被省妇联授予省级农村“妇女之家”和“儿童之家”示范点。2013年被省妇联授予“精品妇女之家”。
    依托社火表演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培养新型农民。全村组建起社火表演队、老年自乐班、秧歌队、管弦乐队、舞蹈队等群众性文艺组织6个,通过活动开展寓教于乐,教育广大群众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全村文明户、和谐家庭达90%以上。
    该村先后被市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平安村”,被县委农工部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被镇党委政府多次授予“综合工作”先进村。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