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90后”恋人:山沟里放飞心中梦梦
今年22岁的龙泽民和20岁的张敏是一对四川籍恋人,两人大学毕业后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远离家乡来到南部县偏远山村创办养鸡场。
龙泽民是仪陇县九龙乡人,张敏是巴中市巴州区人,两人大学毕业后,相继到福州打工,龙泽民从事销售工作,张敏则是一名列车乘务员。2014年春节后,龙泽民和张敏没有外出打工,而是留在家里准备创业。
“通过看电视、上网查询等,我发现在农村搞养殖特别有前途。”龙泽民说,别人都往城里挤,他想走不同的路,准备在农村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张敏对此表示反对:“搞自己不熟悉的行业,风险大,资金缺口更大。”龙泽民反复给张敏做思想工作,并向她讲解养殖业的美好前景,张敏终于被打动。
龙泽民先后到浙江、成都、绵阳考察养殖项目,发现养野鸡很有“钱途”:一方面野鸡能迎合很多顾客的口味;另一方面饲养野鸡的利润高、周期短,见效快。
“养野鸡对环境要求很高,既要气候适宜,又要生态环境优美,还要交通便利。”龙泽民说为了选择一个理想的地方作饲养场,他先后到成都、南充、仪陇等地考察,都没找到理想的地方。
一次偶然的机会,龙泽民来到南部县千秋乡油榨沟村的一位大学同学家玩。他发现这里不仅自然条件适合养野鸡,而且干部群众都很热情好客。
龙泽民和张敏通过详细了解和反复比较,在该村5组和6组承包了20亩地作为前期试点。“这20亩地紧邻一座小山丘,不仅符合养野鸡的条件,而且租金也很便宜。”千秋乡油榨沟村党支部书记罗云松介绍说,乡、村两级干部还组织当地群众为他们修好了便民通道。
1个多月的持续高强度劳动后,我俩都瘦了一大圈,手上长出老茧,皮肤也晒黑了。为了养好野鸡,遇到技术难题时,龙泽民经常到乡防疫站向技术人员请教,还通过打电话、上网等方式学习野鸡养殖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对恋人的艰辛劳动终于有了回报。去年10月,他们饲养的第一批野鸡卖了17万元,利润达8万余元。去年底,第二批野鸡又为他们带来了近3万元的收入。“我们是用野生植物和昆虫饲养的,所以很生态,也很畅销。”谈起销售和规划,龙泽民自信地说,今年他们计划饲养2万只野鸡,明年饲养5万只,以后逐年扩大养殖规模。(李果王林均)
龙泽民是仪陇县九龙乡人,张敏是巴中市巴州区人,两人大学毕业后,相继到福州打工,龙泽民从事销售工作,张敏则是一名列车乘务员。2014年春节后,龙泽民和张敏没有外出打工,而是留在家里准备创业。
“通过看电视、上网查询等,我发现在农村搞养殖特别有前途。”龙泽民说,别人都往城里挤,他想走不同的路,准备在农村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张敏对此表示反对:“搞自己不熟悉的行业,风险大,资金缺口更大。”龙泽民反复给张敏做思想工作,并向她讲解养殖业的美好前景,张敏终于被打动。
龙泽民先后到浙江、成都、绵阳考察养殖项目,发现养野鸡很有“钱途”:一方面野鸡能迎合很多顾客的口味;另一方面饲养野鸡的利润高、周期短,见效快。
“养野鸡对环境要求很高,既要气候适宜,又要生态环境优美,还要交通便利。”龙泽民说为了选择一个理想的地方作饲养场,他先后到成都、南充、仪陇等地考察,都没找到理想的地方。
一次偶然的机会,龙泽民来到南部县千秋乡油榨沟村的一位大学同学家玩。他发现这里不仅自然条件适合养野鸡,而且干部群众都很热情好客。
龙泽民和张敏通过详细了解和反复比较,在该村5组和6组承包了20亩地作为前期试点。“这20亩地紧邻一座小山丘,不仅符合养野鸡的条件,而且租金也很便宜。”千秋乡油榨沟村党支部书记罗云松介绍说,乡、村两级干部还组织当地群众为他们修好了便民通道。
1个多月的持续高强度劳动后,我俩都瘦了一大圈,手上长出老茧,皮肤也晒黑了。为了养好野鸡,遇到技术难题时,龙泽民经常到乡防疫站向技术人员请教,还通过打电话、上网等方式学习野鸡养殖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对恋人的艰辛劳动终于有了回报。去年10月,他们饲养的第一批野鸡卖了17万元,利润达8万余元。去年底,第二批野鸡又为他们带来了近3万元的收入。“我们是用野生植物和昆虫饲养的,所以很生态,也很畅销。”谈起销售和规划,龙泽民自信地说,今年他们计划饲养2万只野鸡,明年饲养5万只,以后逐年扩大养殖规模。(李果王林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