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走了,孩子怎么办?”




坚守在镇安县米粮镇月明村初小的李宝林,今年59岁,马上要退休了,但是他没有松一口气,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依然坚守在乡村教育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地教书育人。
一个老师,七名学生
记者走进月明村初小看到,教室里一共有7名学生,一年级、二年级各一名学生,学前班有5名学生。别看李老师快60岁了,课间的时候,他依然和孩子们一起捉迷藏、丢手绢,做着各种各样的体育健身活动,让孩子课余时间也玩得快乐开心。
身在一校一师7名学生的学校如何开展教学工作?用李保林老师的话说,麻雀虽小,五脏齐全。开学后,每天六节课,虽然只有七个学生和一个教室,但李保林还是制订了一个严格的课程表,体育美术语文数学样样有。复式班的教学,为了避免上课单调,主课语文数学搭配着上。他给二年级的毛加强学生上了课后,又给一年毛加乐讲语文,为了确保孩子普通话发音准确,他一遍又一遍地教。接下来又给学前班的代鋭、蒋乐乐等5名学生教汉语拼音;一节课下来他要保证三个年级的7名学生都能学到该学的课程,那是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唯有他自己知道,因为他热爱教育事业。同时,不但要当好孩子的老师,还要照顾好孩子的生活。
每周一坚持升国旗
为了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李保林老师坚持每周一都要带着7名学生升一次国旗,以培育孩子从小有爱国的思想。用神圣的、庄严的、虔诚的目光看着五星红旗,用自己的敬业来带动孩子们的勤奋学习,让孩子要牢记历史使命,把爱国化为具体的行动,让五星红旗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自豪和骄傲。
偏远的学校守护者
镇中心小学校长姚笛告诉记者,东山是个山大沟深的村庄,随着撤小村并大村,东山后来合并到了树坪村,东山村上的两个小学就撤了。李老师被调到一个离家比较远的柿园子小学教书,这里也只有李老师一人教书,他每个星期天下午带着一周的伙食离开家里,直到星期五晚上才能回家。再后来,那个小学校也被撤了。李老师被调到一个更远的月明初小学校,他还是每周五晚上回家,星期天下午带上一周的伙食回到学校。
2012年10月份,李老师生病做手术,他放心不下学生,只休息了一个星期就坚持上课;去年四月份,李老师的脚又骨折了。他强忍疼痛走了那么远的山路还是按时去了学校,直到第二天疼肿超过了李老师的忍耐限度才去了医院。在他脚疼的那几个月,他除了必须去医院之外没有请过一天假。那段时间家人劝说他病了就请假休息,他总是说:“我走了,这些孩子怎么办?”
镇中心校校长夏毛铁告诉记者:“李老师在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下,忍受着寂寞,和难以想象的困难,他克服了一切困难,做出了这样突出的成绩,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