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旬邑县让党风廉政教育家喻户晓,做到——
廉政文化进村子 村官做出好样子
    通讯员 吕顺锋 田向阳 王晓明 本报记者 王力
    “官贪一分钱,民失一分心,一言一行不忘本,一举一动常思民……”4月20日,记者走进旬邑农村的大街小巷,映入眼帘的是由制度篇、漫画篇、剪纸篇、绘画篇、论述篇等5大主题组成的廉政文化墙。
    内容多样真生动
    旬邑县以“廉政文化进农村”为主题,通过文艺作品的形式,让党风廉政教育家喻户晓。以“唢呐之乡”为依托,开展廉政曲牌创作、竞技表演等,整理挖掘《十八学士登瀛洲》、《将军令》等廉政教育唢呐曲牌21首,形成了周派、吕派和北塬派三大表演体系;以“剪纸之乡”为依托,开展作品征集、创作展览、鉴品收藏、交流赠送等活动,先后有200余幅廉政剪纸被省市文馆部门收藏,12名剪纸能手被授予“剪花娘子”称号;以“绘画之乡”为依托,开展书画创作、农民画展等活动,排厦村支书马喜民创作廉政宣传画130余幅,50幅作品先后被邻村干部一抢而空,23件作品先后在中省市获奖。文艺工作者王兴科创作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41个不准》农民画册,在全省推广印发。
    “我们以文艺作品助推农村廉政建设,就是让农村廉政建设真正‘动’起来、‘亮’起来,让廉政文化活动真正‘火’起来、‘实’起来,形成爱廉、崇廉、尚廉、守廉的良好氛围。”该县纪委副书记范小军信心百倍地说。
    抨腐颂廉树新风
    勤政出成果,廉政聚民心。该县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原则,使广大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品尝到精美的文化“大餐”,享受廉政文化盛宴。
    该县共创建廉政文化示范村98个,建立廉政文化街84条、廉政文化广场127个、廉政文化苑6个、廉情驿站52个、廉政书屋187个。搭建了党务村务公开“掌中看”手机短信、微信等平台,把村上的党务、村务、财务等直接发送给群众,让村民监督。房家、罗家、旮旯子等30个村的村官及时采纳了群众的建议,将原计划建造的两层村委会办公楼变成一层平房,仅此一项节约资金500万元以上。
    对症下药敲警钟
    为将廉政文化进农村持续深入,该县还开展了农村干部“看廉政教育片、诺廉政纪律要求和评勤政工作业绩”活动,通过“看”增强村官的“抗腐”能力;通过“诺”增强村官“为民”动力;通过“评”增强村官为民服务的积极性,正如该县土桥镇镇头村党支书记焦宗民所说:“‘一看一诺一评’给村官戴上‘紧箍咒’,让我们心里时刻记着纪律、装着群众、干着工作。”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