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田间地头访果农
本报讯(记者牛向阳)渭南农村有一个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算年过完,才会有干活的身影。随着经济社会步伐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传统的耕作思想也在不改变。这不,刚过正月初六果农们就忙着收拾葡萄架了,忙碌的身影勾画着一幅幅人勤春早图。
一直在外打工的渭南经济开发区辛市镇东酒王村的王秦英,是一位农民工,多年在外打拼,尽管自己很努力但还是收入甚微。这几年随着渭南成为中国葡萄之乡后,栽植葡萄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不小的收入,他也从去年开始栽植了3亩多地的户太8号葡萄。
田文革是渭南经济开发区辛市镇小田村人,因为自己居住的村子栽植葡萄没有形成规模,对后期销售会带来影响,他在东酒王村姐姐家的责任田里栽植了5亩葡萄。据田文革讲,自己的葡萄苗是去年栽的,这次给葡萄搭架购买水泥杆200多个、铁丝就花了3000多元钱。趁着春节放假两个孩子都回家了,一家四口从初五开始就开始栽水泥杆,预计全部完成葡萄架工作需要3、4天。
下邽镇是临渭区葡萄产业基地,韩家村十组的郭天良算得上是葡萄栽培的行家里手了。正在给葡萄搭建防雨棚的郭天良讲,他家共栽植了7亩红提葡萄,有三亩是前几年栽植的,目前已到了退化期,准备明年改良。2014年新挂果的4亩红提葡萄由于没有防雨设施品质和产量都受到影响,比有防雨设施的果农少收入近2万元。
三位接受采访的果农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相关部门能在葡萄栽培方面给以技术指导和物资帮助,让2015年有一个好收成!47岁的田文革挥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