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骨癌少年的呼唤
本报记者 武强 通讯员 周银祥 张晓青
    因为化疗掉光头发的郭小康始终压低帽檐不愿接受正面拍照。
    长速惊人的瘤体将郭小康瘦弱的左腿撑到右腿两倍粗。
    郭小康因病无法行走终日坐在门前沉默寡言。

     2014年的暑假,同龄孩子都在放的松游玩,而商南县青山镇上河村二组15岁的郭小康却突然患上左股骨远端骨肉瘤,经医院诊断后,确定为恶性骨肉瘤,俗称“骨癌”。这一噩耗像天上掉下一块大石头,让小康一家人惊慌失措。 
    瘤体长速惊人
    出生于1999年的郭小康是家里的独生子,为了把这唯一的一根独苗养育好,郭小康从初中就在商南县鹿城中学就读。2014年7月中旬,刚放暑假的小康突然觉得左腿有点酸疼,母亲带去医院检查后,医生简单开了点药让回家按说明服用并注意观察。这个年纪的孩子有着用不完的精力,上蹿下跳,李书梅想着大概是软组织损伤之类的,便也没当回事。然而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小康的腿不但没有见好反倒越来越疼,日渐肿胀。得知这一消息,在外打工的郭小康父亲郭富成连忙赶回家,决定把孩子送到大医院做全面检查。
    8月15日,郭小康入住唐都医院,经检查确诊为左股骨远端恶性骨肉瘤。9月13日,接受完初次化疗,住院29天的郭小康不仅掉光了头发,也几乎花光了这个贫寒家庭的所有积蓄,左股骨远端的骨肉瘤依然长速惊人,已将左腿撑成右腿两个那么粗。快速生长的瘤体,使得郭小康时刻面临骨折的危险,一个欢蹦乱跳的少年终日只能躺着或坐着,大小便靠父母抱着,这一切让他变得沉默寡言,消极自卑。
    花费难倒一家
    在这个家,40岁的郭富成是唯一的男劳力,由于父母已经过世,儿子尚且年幼,李书梅需要在家操持家务,郭富成常年在外打工负担整个家庭的开支。在工地,郭富成从小工做到了技术工,凭借个人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塔吊司机。夫妻二人一点一点积攒钱财,想要彻底改变这个家的面貌,没想到天降灾难,几年积蓄,郭小康住一次院就花得所剩无几。
    在这个家里,看不到电脑、空调、电冰箱等现代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只有几间土坯房子,石头砌成的台阶,木料做的门窗,竹椅、木凳。两节细铁丝一根长竹竿栓起的晾衣竿,以及外墙面上凌乱的电线,勾勒贫寒之家单调线条的同时,也衬托着它此刻的贫穷和无助。眼看第二次治疗临近,郭小康面临着进一步化疗和远端再植术,可几十万的治疗费用对这个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乡邻伸出援手
    郭小康一出院回到上河村,消息就传开了。上河村支书方健连忙和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前往二组看望郭小康。在了解详细情况后,方健迅速向青山镇党委、政府汇报情况。镇长田忠文立即协同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民政干部一行五人来到郭小康家里。看到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被病魔折磨得变形走样,大家惋惜痛心,纷纷解囊相助。镇长田忠文当场要求民政干部收集资料,为郭富成一家申请低保,并安排尽快组织全镇干部为郭小康捐款。
    虽然政府的关怀给了这个灾难中的家庭一丝温暖和希望,但相比巨额的治疗费用,这点捐资和救助仅仅是杯水车薪。但愿这个寒门少年的病痛之灾能得到更大范围的关注和帮助,也祝福小康如同他的名字一般,尽快康复,尽早返校,能像同龄孩子一样正常生活,好好学习。
    资助电话:商南县青山镇人民政府:0914-6480004接受正面拍照。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