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会干事还要干成事
永寿县甘井镇书记朱迪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李莹
9月3日,记者在永寿县甘井镇云集农业生态园里,见到乡镇工作经验丰富的甘井镇党委书记朱迪。
朱迪告诉记者,27年来,他经历了农村发展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乡镇职能也由指令型到指导型再到现在的服务型转变。现在的乡镇,无论是职能职责、干部作风、工作标准和过去相比都有很明显的变化,,尤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来。
记者:随着时代的变迁,乡镇干部都有哪些不一样呢?
朱迪:计划经济时代,乡镇干部以完成指令性任务为主,向农民要的多,给的少,政策性造成干群关系紧张,难免出现唯上不顾下,服务意识不强和乡镇干部形象不佳的问题。但现在不同了,不仅要干成事,而且要会干事。这就要求乡镇干部做到政策理论强,实用技术精,群众感情近,工作方法活。
举个例子,过去秋冬季苹果建园工作,依靠行政推动落实,不注重群众思想工作,导致老百姓认识不足,没有把“要我建园”变为“我要建园”,果农积极性不高,后期管理不到位,导致年年“建园不见园”。还有,过去部分干部对待办事群众呼来喝去,“四风”现象时有发生,“三难”问题时常存在。
现在,我们建立了村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全天候服务机制和“便民、为民”服务代办制,使服务群众的形式多样化,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记者:建果园是为了甘井镇的经济发展,那么甘井镇的经济计划又是怎样的?
朱迪:按照永寿县建设“大西安生态有机农产品生产地、养生避暑度假后花园和生态工业重镇”三大战略规划,甘井镇定位建成陕西省有较大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和水平,有序引导农民进城安家落户,扩大城镇人口规模,活
跃商贸流通。同时,进行土地资源整合,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走共同发展现代化农业之路。目前已有多家涉农企业落户我镇,初步带动了部分群众发展新型产业。(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再就是争取项目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硬件。仅上半年,我们镇在基础设施方面已投资3200多万元。
记者:在实施经济计划中,咱们镇给群众办了哪些实事?
朱迪:细数起来的确不少,最值得一提的是投资1800万元,对8个村面积7700亩耕地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项目,直接受益人口达8332人。当然,地质提高了,也意味着我们的产业结构也要随之改善。目前要做的就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果业,壮大畜牧养殖规模,积极推广“果畜沼”循环发展模式,在实现果畜富民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我们镇的生态良好指数。
我们这儿果品栽植环境不输洛川,1000米海拔、200米黄土层、昼夜16度温差等多项指标,完全符合优生区的标准。目前已建成优质苹果示范园2000亩。从市场行情来看,发展前景很好。
本报记者 李莹
9月3日,记者在永寿县甘井镇云集农业生态园里,见到乡镇工作经验丰富的甘井镇党委书记朱迪。
朱迪告诉记者,27年来,他经历了农村发展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乡镇职能也由指令型到指导型再到现在的服务型转变。现在的乡镇,无论是职能职责、干部作风、工作标准和过去相比都有很明显的变化,,尤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来。
记者:随着时代的变迁,乡镇干部都有哪些不一样呢?
朱迪:计划经济时代,乡镇干部以完成指令性任务为主,向农民要的多,给的少,政策性造成干群关系紧张,难免出现唯上不顾下,服务意识不强和乡镇干部形象不佳的问题。但现在不同了,不仅要干成事,而且要会干事。这就要求乡镇干部做到政策理论强,实用技术精,群众感情近,工作方法活。
举个例子,过去秋冬季苹果建园工作,依靠行政推动落实,不注重群众思想工作,导致老百姓认识不足,没有把“要我建园”变为“我要建园”,果农积极性不高,后期管理不到位,导致年年“建园不见园”。还有,过去部分干部对待办事群众呼来喝去,“四风”现象时有发生,“三难”问题时常存在。
现在,我们建立了村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全天候服务机制和“便民、为民”服务代办制,使服务群众的形式多样化,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记者:建果园是为了甘井镇的经济发展,那么甘井镇的经济计划又是怎样的?
朱迪:按照永寿县建设“大西安生态有机农产品生产地、养生避暑度假后花园和生态工业重镇”三大战略规划,甘井镇定位建成陕西省有较大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和水平,有序引导农民进城安家落户,扩大城镇人口规模,活
跃商贸流通。同时,进行土地资源整合,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走共同发展现代化农业之路。目前已有多家涉农企业落户我镇,初步带动了部分群众发展新型产业。(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再就是争取项目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硬件。仅上半年,我们镇在基础设施方面已投资3200多万元。
记者:在实施经济计划中,咱们镇给群众办了哪些实事?
朱迪:细数起来的确不少,最值得一提的是投资1800万元,对8个村面积7700亩耕地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项目,直接受益人口达8332人。当然,地质提高了,也意味着我们的产业结构也要随之改善。目前要做的就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果业,壮大畜牧养殖规模,积极推广“果畜沼”循环发展模式,在实现果畜富民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我们镇的生态良好指数。
我们这儿果品栽植环境不输洛川,1000米海拔、200米黄土层、昼夜16度温差等多项指标,完全符合优生区的标准。目前已建成优质苹果示范园2000亩。从市场行情来看,发展前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