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紫阳有好女
通讯员 唐波 记者 李莹
42岁的周明,是紫阳县城关镇产业办一名干部,今年是她参加工作的19个年头,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直爽、干练和泼辣。
她把群众当亲人
紫阳县城关镇塘么子沟村虽然毗邻县城,但这里沟壑纵横,山大坡陡,农民收入仅靠退耕的茶园和外出务工。
去年2月,周明开始包联塘么子沟村一组。包联初期,农民增收迫在眉睫,产业帮扶任务艰巨,为了迅速熟悉情况,她用一个周时间走遍了全组76家人的每一户。
朱华弟的家住在塘么子沟村黄泥梁,11年前,在西安打工的朱华弟和小他20岁的覃林兰相继生下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他们并没有办理结婚证,而且妻子2012年外出务工后再也没和家里联系。直到今年6月,他的两个孩子都没有户口,朱华弟多次找到相关部门,但几千元的社会抚养费他却拿不出来。今年6月17日,周明在例行走访过程中发现朱华弟家的实际,立刻对他进行了安抚,并联系镇计生部门和派出所,还主动拿出1000元帮其垫付社会抚养费,不到10天,兄妹俩的户口本已拿到手。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周明的群众观就是把群众当亲人,“要常回‘家’看看,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群众就会把你当成家人。”周明对记者说。
群众把她当自家人
68岁的老党员马传银,是一组最偏远的住户。今年7月14日早上7点,周明的手机响了,是老马打过来的。老马告诉她,他已经到任河咀桥上了,请她过去一趟。想到老人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不容易,她匆匆忙忙赶到任河咀桥上,只见老人从背篓里拿出了一包辣椒、茄子和苦瓜,让他收下。周明心里很不是滋味,要吧,真的不好意思;不要吧,辜负了老人的心意。虽然它值不了几个钱,但这是老人对她的一份情,于是,周明接过了老人手中的菜。临别时,她悄悄在老人的背篓里放下了一条烟。其实,她并没有为老人做什么事,只是下队走访经常到老人家坐坐、拉拉家常。但在这些淳朴的村民心里,却把她当成了“自家人”。
周明是名副其实的“女汉子”,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踏踏实实工作,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无闻的践行我党的群众路线。
42岁的周明,是紫阳县城关镇产业办一名干部,今年是她参加工作的19个年头,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直爽、干练和泼辣。
她把群众当亲人
紫阳县城关镇塘么子沟村虽然毗邻县城,但这里沟壑纵横,山大坡陡,农民收入仅靠退耕的茶园和外出务工。
去年2月,周明开始包联塘么子沟村一组。包联初期,农民增收迫在眉睫,产业帮扶任务艰巨,为了迅速熟悉情况,她用一个周时间走遍了全组76家人的每一户。
朱华弟的家住在塘么子沟村黄泥梁,11年前,在西安打工的朱华弟和小他20岁的覃林兰相继生下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他们并没有办理结婚证,而且妻子2012年外出务工后再也没和家里联系。直到今年6月,他的两个孩子都没有户口,朱华弟多次找到相关部门,但几千元的社会抚养费他却拿不出来。今年6月17日,周明在例行走访过程中发现朱华弟家的实际,立刻对他进行了安抚,并联系镇计生部门和派出所,还主动拿出1000元帮其垫付社会抚养费,不到10天,兄妹俩的户口本已拿到手。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周明的群众观就是把群众当亲人,“要常回‘家’看看,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群众就会把你当成家人。”周明对记者说。
群众把她当自家人
68岁的老党员马传银,是一组最偏远的住户。今年7月14日早上7点,周明的手机响了,是老马打过来的。老马告诉她,他已经到任河咀桥上了,请她过去一趟。想到老人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不容易,她匆匆忙忙赶到任河咀桥上,只见老人从背篓里拿出了一包辣椒、茄子和苦瓜,让他收下。周明心里很不是滋味,要吧,真的不好意思;不要吧,辜负了老人的心意。虽然它值不了几个钱,但这是老人对她的一份情,于是,周明接过了老人手中的菜。临别时,她悄悄在老人的背篓里放下了一条烟。其实,她并没有为老人做什么事,只是下队走访经常到老人家坐坐、拉拉家常。但在这些淳朴的村民心里,却把她当成了“自家人”。
周明是名副其实的“女汉子”,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踏踏实实工作,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无闻的践行我党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