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一个家庭农场的都市农业之路




在榆阳区芹河乡纪小滩村,有一个名为“本农佳”的生态农业基地,每逢周末都有不少市民领着孩子在这里打理自己的“开心农场”,或蔬菜采摘、或杀虫除草、或野餐烧烤。这个农场也是目前榆阳区和榆林郊区首个家庭农场。
近日,记者专程来到该农场,看到一块块被田埂整齐分割且插有姓名牌的“家庭菜园”,里面新鲜的蔬菜长势喜人。农场主谢慕霞告诉记者,这些向市民出租的菜园每块15平方米,年租金780元,有了这样一块地,市民们也就有了一个周末、假期游玩消遣的好去处。
以地养猪以猪养地——每斤45元的“土猪肉”供不应求
今年42岁的谢慕霞有着10多年的养猪经验。两年前,她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以每亩每年50元的价格,承包了纪小滩村500多亩沙地,从事生猪规模化养殖和农作物、蔬菜的种植。
之所以在离城10多公里的地方租地养猪,是因为谢慕霞在多年的养猪经历中发现,那些速成的“饲料猪”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挑剔的嘴巴,很多市民都向她打听哪里可以买到真正的土猪肉,哪怕价格贵点也无所谓。既然市民有消费需求,自己何不试试呢。2012年,谢慕霞在离城市近的地方承包土地,采取种养结合的经营模式,以地养猪,以猪养地,发展绿色循环农业。
到2013年底,共出栏土猪150余头,同时还生产蔬菜200多吨、玉米225吨、马铃薯150吨。站在9栋整齐的标准化猪舍前,谢慕霞说,她养猪都是采用传统饲养方式进行的,喂菜、喂草、喂粮食,每天让猪运动4小时,饲养期都在12个月以上。她的养殖场每头猪的售价都在7000至9000元之间,每斤45元。她设在市区的“土猪肉经销店”销量供不应求。
从“地猪”互养到“开心农场”——每亩“坐地收钱”3万多元
市民前来游玩观光或购买农畜产品时,谢慕霞注意到不少市民有想整一块地自己耕种、打理的愿望。2013年上半年,她试着拿出20亩土地以每年每平方米50元的价格向市民出租,办起了“开
心农场”。这样,一亩地租金一年就高达3万多元。即便是如此“高昂”的价格,市民仍然趋之若鹜,纷至沓来,现在,谢慕霞的农场已经有60亩土地被租种认养。
记者看到,在农场区域的边缘,有自来水软管可以将水源延伸到每一块菜园,市民可以免费使用。对于租种的市民,农场提供免费水源、有机肥料、农具和农业技术指导。十几名专业种植技术员为每一个租种土地的家庭提供技术指导。
谢慕霞说,她采取“半托管”和“全托管”两种方式经营“开心农场”。“半托管”由租种者自己定期管理,农场负责日常维护。对于那些没有时间打理的市民,农场提供“全托管”式的代耕代种代收服务,在蔬菜收获的季节,农场每星期固定两次将收获的新鲜蔬菜免费送到租种者家里,租种者坐在家中就可吃上新鲜蔬菜。
前来租地的“地主”们均对农场的管理和服务表示满意和认可。市民闫娜在家庭菜园里种植了西红柿、辣椒、茄子、豆角等五六种蔬菜。她说:“之所以每年花大几百块钱租这块地,主要是因为菜是自己种的,肥料是农场免费提供的有机猪肥,安全绿色,吃得放心,
而且周末还能领着孩子来休闲娱乐一下。”
谢慕霞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目前仅280多户会员,就可以年吸纳会费40多万元,这给农场带来了一定的现金流。“农业和观光业初期投资大、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贷款融资难度大,收取租金可以迅速回笼部分现金。”她说。
不管是地猪互养还是家庭农场——目标盯的却是都市农业
谢慕霞说,一个三口之家,对土地需求量很小,十几平方米用来种植蔬菜自给自足和领着孩子前来休闲绝对足够。同时,不管“半托管”认租还是“全托管”代管,家庭会员数量越多,对农场就越有益,越能带动和刺激农场的消费增长,也就意味着通过小规模土地出租,无形中搭建了一个农产品销售的“会员平台”。
据了解,用于出租的土地面积,不到整个农场面积的三分之一,但所带来的各项综合收益已占农场整体创收的近一半。
租种“开心农场”的人,到这里来如果仅仅就种点蔬菜,可能来两次就厌烦了。如果到这儿还能有其他娱乐消费项目,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谢慕霞指着农场前后的大片荒沙梁说,今年她打算再流转周边300亩土地,扩大农场的整体规模,形成一定发展气候,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总的目标就是发展都市农业,将农场打造成集农家乐、猪肉蔬果销售、有机果蔬采摘、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榆林一流的家庭农场。